分享

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1——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

 双飞金燕子 2021-02-12

关宁军,晚明镇辽之精锐,纵横关内外二十载,是局势的压舱石,是战事的救火队,但其留给后世的背影却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探秘关宁军'系列文章正式上线,我将以《地形集》《军制篇》《战例考》《人物志》四大板块为纲,全面探寻明末辽东,深度探秘关宁辽军。


本文《探秘关宁军·军制篇之十一——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是我'探秘关宁军'系列的第十七篇文章。

辽东是明帝国东北端的一块飞地,历史上,中原王朝得之失之,反复易手,最关键的不是胃口,而是气候

明朝开国时,正值一个气候温和的窗口期,东亚大陆上适宜农耕的片区扩大,由此导致的两个结果,帮助明军成功进驻辽东:

1.草原生存环境好转,北元没有死守辽东的刚需

2.辽河平原农作物增产,关外驻军成本降低

但是,这段温和期并未持续多久,在洪武后期,辽东就已经出现'屯荒'的征候了。

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1——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

明朝是个农业帝国,土地收成直接影响国势兴衰

按照明廷洪武35年所定科则,每五十亩土地至少要产出正、余粮24石,而在生产杂粮的地区,每名屯军必须生产杂粮48石、60石乃至72石。

在明代的辽东,大部分时间中,这个生产指标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里要解释一下正粮和余粮的概念。

辽东卫所正军分两种:守军和屯军,定期轮换。在极冲地区,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次冲地区则是二守八屯。

解释一下,即:10个人里有2~3个负责备战, 7~8个负责种地——从这个比例,你也能看出辽东的田有多难种。

书归正传,继续解释正余粮。

屯军的任务是产粮,所产粮食分正、余两部分,正粮养活自己,余粮一半供给守军,一半上交军储。

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1——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

明朝卫所正军70~80%的兵力要负责屯田

军屯通常以50亩为单位,要求每个单位每季产出24石,其中正、余粮各12石,以'一军之田供一军之用'。

永乐以后,辽东军屯频频告急,明廷不得不放下国初定都江南时的那份心气,重新审视辽东——这块孤悬关外的苦寒之地。

既然精米不好种,那就开发粗粮吧。

于是,永乐二十年(1422年),明朝调整科则:

余粮免其一半,止纳六石',且'凡(小米)、(同穄)、(黄米)、大麦(同糜)二石,稻谷(高粱)二石五斗,参稗三石,皆准米一石,小麦、芝麻、豆与米等

但事实证明,明廷还是高估了辽土的肥力。

即使按照永乐的科则,五十亩屯地纳余粮6石,平摊到每亩也有1斗2升,这是个什么概念?

明初田赋的普遍科额(每亩)是:民田3升3合、官田5升3合、重租田8升5合、没官田1斗2升

这么一比,我们发现,军田的科额竟然是最高的!如果再考虑到明中后期军田被权豪疯狂侵占的因素,屯军的任务就更难如数完成了。

难怪当时有人吐槽:'军人受田如广东二十亩,乃使输二十四石之税,其能堪乎?……况以二十亩之田而输六石之税,比之民田,终然过重。'

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1——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

明代辽东地处农牧过渡地带,靠雨养农业很难完成“24石/50亩”的科则

大概意思就是:别说辽东了,就是广东那样的良田,一人分他二十亩,再让他交税24石,你看他受得了吗?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辽东,整条九边防线都饱受其苦。诸如甘肃'临洮、兰河等卫,每军给地一份(50~100亩),计所入多不过十石'。

明代九边,大致沿着当时的400mm等降雨线排布,那里已是农耕帝国向北拓殖的极限,屯田本就不易,屯军还要承受明廷的沉重剥削,除上交余粮外,还需交纳屯草修渠等繁杂税费,美其名曰:无地之租

所谓无地之租,又叫'包赔屯田籽粒',在明廷奴役军户的那些手段中,这算是比较荒唐的一项了。

在辽东,仅有的一点优质的土地也轮不到屯军来种,那些都是皇亲国戚和镇守内臣的蛋糕,只有土质瘠薄或地处偏远的次田才分给屯军。

《明经世文编》有载,很多屯军 '其田匹散:一军之田,或垮数圩一圩之田,又分数处。屯田旗甲不知事体,或锄种一二亩者,便率全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勤军难为无土之屯,因此大量土地被抛荒,就算是与辽东毗邻的京畿门户——宣府,也好不到哪去:'山川棼错,地多不毛,求其可施锄犁者,仅十之三四,而砂砾半之'。

这种情况下,明廷就发明了'无地之租':只要土地分给你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抛荒,荒了就是你的责任,粮食必须照交——交不起?不好意思,那就用终身徭役抵偿。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在《探秘关宁军·军制篇6——明朝军力下滑:奴役军户,自废武功 》一文中聊过: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到嘉靖时,全大明的卫所军,已经跑了3/4

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1——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

时人所绘明朝流民图

大家可能听过朱元璋的名言:朕养兵百万不废百姓粒米。但事实上,明朝军屯的急速崩溃,是老朱家皇帝们始料未及的,更讽刺的是,他们想到的第一条补救措施,就是当初标榜不会去做的那件事——劳民

民运是明朝腹里各省向北边地区输血的举措,民运税粮一少部分解往京师,大部分输往九边,用来养活边军。洪武二十三年二月,还实行过'对拨官军俸粮'的办法:

'谕户部校理各卫官军岁支俸粮实数,以内外有司民户该输正粮对数拨给',以'一县之粮以对一卫一户之粮以对一军'。

民运的成本极高,读过我往期文章《从草原视角看中原王朝的扩张极限在哪里 》的朋友或许还记得古代中原向边地运输的耗损比率,那点粮食一路上人吃马嚼,基本上到了边关也就不剩几袋了。

正统时,于谦曾出任山西巡抚,他说:'山西每年运往大同、宣府、偏头关三镇税粮,道途之费率六七石而至一石。'

因此,明朝民运尽量短途供给,也就是由北方诸省就近供应九边军饷:'山东东给辽阳,北给北平;河南北供山西,西入关中……'

即使这样,民户的负担还是太重,以致民运开始出现拖欠。洪熙元年正月,陕西都司提到“凤翔等府民运临洮诸卫税粮”拖欠40余万石至早划拨于洪武时期

也就是说,当地欠下的税粮,一直拖了近30年,累积已达40万石。

民运也难解北边之急,只好京运出马了。

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1——辽人世代守辽土,辽土却难养辽人

羊毛出在羊身上,京运的本质仍是“民”运

京运,又称京运年例九边年例,起初主要是运粮,永乐十八年以前,由南京运送,永乐十八年以后改由北京运送。宣德时期,北京还曾向边方运送当地短缺的物资,就地变卖,换取高价,再买成粮食。

年例所运之物出自太仓,即京师国库,分为粮库银库两大类,粮库多建于永乐时期,银库则始建于正统七年——正统八年,年例开始直接运银。

史料记载,是年(1443年)'令广东、福建折银解发各边备'。

(dí),指'买入米',与'(tiào,卖出米)'相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