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家具鉴定应该如何学起?

 新用户36705257 2021-02-12

  现在明清家具仿品甚多,但是如同明清家具那样传神者可谓凤毛麟角。这就是市场上出现的有"形"无"神"的所谓明清家具,失去了其应有的欣赏价值,就更谈不上什么收藏价值了。

  新手要多看书,市场上有不少关于明清家具的书籍,选一两本好的仔细阅读,以提高个人修养。通过书本,可以了解、熟识明清家具的造型,学会辨别几种主要的木材,为判断家具年份打下一些基础。

  如唐寅在临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再创造中,对室内陈设和家具设计作了一些改动,增绘家具二十多件,并修改了部分家具,这可以说是明代文人参与家具设计的最直接最典型的例子。明高镰著《遵生八笺》,描述用藤竹所编的“敬床”应“如醉僵卧仰观书并花下赏’;其“二宜床”,不仅设计精巧,冬夏两季皆宜使用,且“四时插花,人花作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此等闲情逸趣皆文人雅士心之所向。明屠隆著《考盘余事》又载、用木材和湘竹两种材质制作的榻,“置于高斋,可作午睡,梦寐中如在潇湘洞庭之野”。既毫无体足跋涉之劳,亦毋需山水画之佐,仅置一榻,酣睡间便可得野老山水之趣。比起宗炳之“卧游”,更增添了几分“神游”的味道。

  清式扶手椅极富有礼仪性,社会功能性大大加强,但相应地削减了使用功能,适于正式的较严肃的场合与宾主礼节性会见,正襟危坐,与明式家具追求的舒适安逸之风相左。清式扶手椅在造型上追求威严庄重之势,但这种追求把握不好,便会有沉闷厚重、笨拙臃肿之感,而且致命的弱点是比例失度,失去了内在结构的合理性。还有为了运输便种,清式家具不再采用一木连作,部件零散,生产呈分离状,不连贯,结构松懈,易散架,稳固性、耐久性差。

  清代工匠崇尚在一件家具上同时采用几种工艺手法,如雕刻加镶嵌,彩绘加贴金、包铜或珐琅等。处理手法比起明代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这一时期出现的紫檀嵌瓷扶手椅、玻璃香几、嵌玉璧插屏、掐丝珐琅宝座等都是清代特有的家具装饰技法。

  无论是拍坛表现,还是专家展望,都一致显示出明清古旧家具将迎来新一轮快速上涨势头,现时正是最 佳吸纳期。那么,投资、收藏古旧家具要注意什么,购买怎样的明清家具才更有升值潜力?有三十多年古旧家具收藏、研究经验的廖沃华支招:首先是完整性和独特性。“投资、收藏明清家具首 选保存完整、品相好、造型独特的。”廖沃华举例说:“所谓造型独特,就是指不常见的家具型制。在古时,家具的配置非常讲究等级官阶,比如官帽椅,一品官用的是‘四出头’,在民间,即使是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也只能使用没有‘出头’的官帽椅,越级甚至会被杀头。此外,家具上雕刻的纹式也非常讲究,武官配龙图,文官配鹤图,在民间就只能雕刻‘吉庆有余’之类的传统图案……”

  一件好的家具,不但要有合理的功能尺度和结构,还应有令人视觉愉快的良好比例。家具的长、宽、高的尺寸关系,基本上取决于家具功能的需要,但也不是简单地根据功能去制作,在整体和局部上还需要认真地进行比例推敲,以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美观的造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