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正月初二“回娘家”

 滨州文学馆 2021-02-13

过年期间,作者一家人给父亲过寿

过年回娘家,是我们农村的一种习俗。在当地,闺女出嫁后,过了年,娘家人会隆重地上门把闺女接回去住一段时间,现在也有一并叫上女婿、外孙的。

关于回娘家的日子,有的人家沿袭旧习俗——正月十六,但大都遵循新习俗——正月初六。我的娘家人都会选择在正月初二,因为我们兄弟姐妹一般初六、初七就开始上班。

每年正月初二,大哥二哥会叫我们姐妹仨拖家带口地到母亲家里过到正月初三、初四,因此这几天是娘家一年中聚得最齐、最热闹、最快乐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拜年、聚餐、娱乐这三项活动,但母慈子孝、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又年年不同。

作者一家人的合影照

拜年。大年初二,全家磕头拜年,还要说吉祥话。拜年仪式按照辈分分为两拨。先是给父母拜年,从大姐一家开始,然后依次是大哥一家、二姐一家、二哥一家,最后是我们一家;第二拨,小辈们给我们拜年。在欢声笑语中,孩子接过红包,感受着年的韵味、家的温情。

过年期间,作者家庭聚餐的菜品

聚餐。父母准备了我们每个人爱吃的东西——干菜、煎饼、糖瓜、年糕、饺子、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费劲脑筋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当然,还有一样必不可少,就是大嫂用祖传秘方制作的各种咸菜。那酸咸带辣的味道,在大鱼大肉当道的春节,成为解腻的“小甜心”。每每吃着这“小甜心”,就会想起《红楼梦》里贾母要吃腌制的鹌鹑就粥的场景。无论富贵贫穷,吃,最能体现亲情的味道、亲情的浓度。

娱乐。在全家人看来,过年不打两把扑克牌,就不叫过年。歇后语说“爷俩看牌——将就局”,我们这么一大家子都沾亲带故的,自然是以娱乐为主,输赢无所谓,重在玩牌的轻松、快乐,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所以,有时会开两三桌,打牌的、看牌的、伺候“局”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三四天就过去了。在父母不舍的眼神中,我们与他们分别。有时真奢望时间在此刻定格,让我们永远陪在父母身边,跟父母共享天伦之乐。

父母在,不远游,家安好。我们,他们,又在盼着下一年的到来。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水利局郑丽,选自学习强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