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兰博2000 2021-02-13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古往今来,牛作为中国农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勤勉耕耘、助力农事,是人们心中勤劳善良、开拓进取、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象征,并承载着百姓对富足生活的期许。

人们出于对牛的喜爱和赞赏,将“牛”写入诗词、绘进画作当中,敦煌壁画里也出现了众多牛的形象。今天,就让敦煌的“牛儿”为大家送上一份“牛气”的祝福。

矫健的牛:野牛

作为温顺家牛的“前辈”,野牛的强壮勇猛和速度超群震撼人心。在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就存有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两头野牛形象。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披-野牛-西魏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南披-野牛-西魏

窟顶北披一只受到惊吓的野牛肌肉健硕紧绷,正扬蹄奋力疾驰,边逃边回头,惊恐的眼神透露着它的慌张;窟顶南披的野牛却慢吞吞地在山林间行走,似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舒展放松,悠闲自得。

两只野牛遥相呼应,寥寥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神情,仿佛片刻它们就要脱壁而出,来到眼前。

勤恳的牛:耕牛

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开始了对野牛的驯化。驯化后的牛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役畜,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23窟-北壁西侧-雨中耕作-盛唐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61窟-南壁-农作-五代

在敦煌壁画中,保留着许多农作画面,耕牛的身影更是频频出现。无论是乌云密布、闪电倏忽的日子,还是日高曝晒、异常炎热的时间,在农夫挥鞭犁地时,耕牛都是独一无二的农活好帮手。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榆林窟第25窟-北壁-耕牛-中唐

它们俯首喘着粗气,奋力牵引犁头,不惜气力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为人们的来日新粮播撒下希望。

多用的牛:运输牛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牛就被作为拉车的“主力选手”方便人们的生活。牛车,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148窟-南壁上部-运粮柴车-盛唐

早期的牛车构造简单,主要作为运输重物、柴草谷物的工具,在古代农家普遍使用。莫高窟第148窟南壁上部的运粮柴车就是这样的一种运载工具,车舆由地板和低车栏构成,双轮双辕,可以满足简单的运输需求。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61窟-南壁-牛车-五代

后来,人们追求出行的舒适体验,由于牛车行驶平稳,车厢较大且有遮挡,可以自由坐卧,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乘车的愉悦感。因而从东汉末年起,牛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在莫高窟第61窟里就有这样一辆豪华通辀牛车,车顶上罩一张大帷幔,车舆描绘细腻,装饰富丽堂皇,为研究古代车辆构造装饰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牛除了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帮助外,还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宋代诗人陆游《饮牛歌》说:“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品格历来为人称赞。“牛”这一形象代表的人文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蕴涵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行的“精神密码”。

牛年说牛 | 敦煌壁画里的“牛儿”

莫高窟第238窟-西壁龛内-群牛-中唐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我们期盼,敦煌壁画里的“牛儿”能为您送去牛气的新年祝福,如意吉祥随至身旁。

来源:敦煌君

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 Dgaruḍa 工作室出品

文案、编辑 / 殷 曦

制图 / 陈 菲

学术支持 / 赵晓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