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帘松翠,十里荷花——西湖楹联染流霞 || 徐志杰

 菊野文化传媒 2021-02-13



 

  一帘松翠,十里荷花

         ——西湖楹联染流霞    

文/徐志杰
  编辑/落英小桥

杭州西湖集山水之胜,园林之美像一颗灿烂明珠镶嵌在杭州城西面。其三面环山,一面环城以“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巨型山水盆景”著称,是我国十大风景之一。西湖四周山峦叠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亭榭楼阁、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玉镜静无尘,照葛岭苏堤,万顷波澄天倒影;冰壶清濯魄,对六桥三竺,九霄秋静月当头”。这是诗人德馨写的赞美西湖平湖秋月的楹联。平湖秋月在西湖白堤西端,三面临水,秋日夜空,明月皓皓,清辉流泻至如镜的湖面上是一幅绝美的秋夜月色图。有诗赞美它:“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堤上六桥呈独秀,鸟语花香冠群芳”。这是赞美苏堤春晓的对联。苏堤是北宋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开浚西湖修筑而成的湖中堤,堤岸桃柳映夹,堤上有画桥6座,晓雾之中看苏堤新柳拂面,鸟语花香意境动人,故称“苏堤春晓”。

“选胜到里湖,过苏堤第二桥,距花港不数武;维舟登小榭,有奇峰四五朵,又老树两三行”。这是俞樾赞美花港观鱼的楹联,。

花港观鱼景点在苏堤映波桥与锁澜桥的小绿洲上。整个公园由牡丹亭、鱼乐园和花港组成,岸上牡丹争奇斗艳,池中金鱼游弋,将“花”“港”“鱼”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景观。

“亭与湖心相掩映,月从波面鉴空明”,这是诗人许盛吟诵三潭印月的对联。三潭印月也叫小瀛洲,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在岛南面有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塔顶如葫芦状,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造型优美。每逢中秋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夜泛舟,便可看见“月印三潭潭印月,湖含石塔塔含湖”的幽美影象。

“先生扇莲社清风,刻画六书负鸿博;此地是桃溪深处,渊源一脉溯龙泓”。这是金鉴赞美西泠印社的楹联。

西泠印社地处孤山南坡西头,是孤山园林最富魅力的部分。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篆刻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创立以来,在保存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这是诗人胡来朝赞咏西湖湖心亭的楹联,湖心亭因在西湖中央而得名,诗人胡君得有楹联题秋瑾墓: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品读该楹联,女英雄秋瑾形象和壮丽业绩让人赞叹……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山水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余处,重点文物30余处,融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它们是一道“飞红飞绿飞流韵,形奇形美形传神“的风景线……


作者简介:徐志杰,男,河北省安国市郑章镇边庄村人,1952年生,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中国文化名人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保定国学学会散文研究院院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县市)赋》首卷编委,保定国学学会驻安国市工作站站长,国内多家报刊社特约记者、通迅员。中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类”金奖获得者,首届“奥运人文艺术杰出成就奖”艺术类金奖获得者,保定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本人曾荣获“人文社会科学突出贡献专家、优秀中华文艺家、杰出中国艺术家、百名中国当代文艺人物,21世纪十年环球文艺最佳华语艺术家,中华博学艺术大师,共和国史纪·人民杰出艺术家”首届中国艺术飞天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被授予中国艺术飞天奖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中国航天文化艺术中心终身艺术顾问兼特约创作大师。世界华人诗词艺术家,荣获世界孔子文学艺术奖,并授予世界孔子文学艺术和平大使等多种荣誉称号。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韵律诗评: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诗歌评委: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

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明月心  徐志杰    秋实

主播:深谷幽兰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