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花200亿“捡漏”万达77家酒店,现却后悔不已

 James5291 2021-02-13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没有多少人一辈子能够赚到几千万,然而对于各个富豪大佬来说,几千万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比如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就曾经说过先赚它一个亿也只是小目标。此后这句豪言壮语也成为年轻人赚钱的一大动力,而王健林作为连续几年蝉联胡润富豪榜的首富人物,他的万达集团也深入中国的各大城市,而近几年万达也有了明显的转型态势,比如他们现在正在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作为几届中国首富,王健林也在这些年来退出胡润百富榜的前10名,但是王健林在走上轻资产之路后,也算是一切顺利,可是对于李思廉来说,他花200亿“捡漏”万达77家酒店,现却后悔不已,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因为当年他决定买下万达这77家酒店是占了大便宜,可现在他却发现,当年的决策实则是“误判”。

万达遇财务危机,李思廉6折盘下77家酒店

在2017年时受到央行货币紧缩调控的严重影响,万达集团陷入到债务危机中,有马化腾和其余三位企业家大佬联合帮忙,并以340亿的价格拿下了万达14%的股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万达债务危机。但是王健林却知道,这个经历告诉他万达绝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如果再朝着重资产扩张绝对没有出路,所以这也让他坚定了万达转型的念头。

自此以后,王健林就开始带领万达走上轻资产道路,当时王健林是做好规划未来,万达的发展应该专注于酒店的设计、管理等轻资产项目。在设计好出路以后,王健林就为自己手下旗下的重资产找到了接手人,他们就是融创集团与富力集团。当时融创集团接手的是王健林出售的万达13个文旅项目,而富力集团接手的则是万达77家酒店,而当时富力集团的李思廉在坚守这77家酒店时,拿到了6折的价格总计200多亿。

在李思廉看来,以6折的价格接手自己绝对不会吃亏,再怎么说都是捡了大便宜。再加上,李思廉共收购了万达集团的23202间客房,以及富力集团本身也是专注于酒店生意,这样的收购大案也让富力集团直接跻身于全球最大的酒店运营商行列中。

可后来的现实情况却给了李思廉一记痛击,自从接下了万达的77家酒店后,富力集团的酒店业务就呈现了负增长趋势,依照公开数据显示在2019年富力酒店的经营状况呈现出负增长,而且一次亏损达10亿元,在2020年上半年,富力酒店更是亏损了9个亿,和2019年的亏损实况相比,富力酒店的亏损正在持续拉大,而如今酒店生意俨然成为富力集团手中的鸡肋。

富力集团接手酒店后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酒店业务作为重资产有较高的投资成本,回报周期也较长,而且在短时间内他们很难找到愿意接管的企业。为了走出困境,富力集团打出组合拳先试裁员增效,在2019年是富力集团裁员人数接近2万,在2020年裁员人数更多。

此外他们还降低了员工薪水,虽然对于外富力集团打着减员增效的旗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除此外另一边富力集团也在出售名下资产,比如他们曾作价63亿元,向其他集团出售广州国际机场富丽综合物流花园的共计70%的股权。

当富力集团接手万达77家“累赘”后,万达却凭借着轻资产的运营逐渐减轻身上负担,很快他们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万达广场此后不断进行轻资产扩张,每年仅是租金收入就达到了几百亿。

这难免会让人感到不解,因为万达当初以6折的价格把旗下的77家酒店便宜贱卖给了李思廉,对于李思廉而言应该是捡了大便宜,为什么这些酒店到了富力集团名下后,却造成了富力集团的亏损增长呢?

李思廉买下酒店导致富力亏损的原因

其一,任何投资都要看发展趋势,王健林当初甩卖了这77家酒店,就是因为他看清未来市场的发展局势,国家不断伸手管理房产行业让房子市场降温,王健林也看中了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的道路,这也是他顺应时势的选择。然而对比之下李思廉的决定却属于逆流而上,他还在着力搞重资产扩张,结果自然也是李思廉更吃亏。

此外,李思廉当初花了200亿购买了这77家酒店,主要是凭借着高价融资来的钱并不是自有资产,而融资自然也需要成本。一般情况下,企业赚再多的钱有一大半都要当作财务费,而且还要还本付息,在此前的几年中,富力集团的债务更是如同滚雪球般上升,所以当这些债务都到期时,仅是利息就要付出不少。

结语

其三原因就是近几年来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国内经济也处于回落中,在这种形势下,王健林早已看透酒店行业并不赚钱,所以才将旗下的77家酒店打包出售,而李思廉在接手后,在经营能力方面没有比万达强很多,所以造成亏损的结果也是无法避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