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子情怀音乐工程】

 光明使者9988 2021-02-13

【古玉之约】/杨雨号

古玉分为礼器、佩器、葬器、实用器,是古代帝王将彰显其高贵身份的专属用品。那个时代,一个玉工做一件精美玉器恐怕需要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真是粹取天地之精华、倾其毕生之精神!

最具神秘的是,远古时期,巫师手持玉琮,率万民虔诚祭拜天地、祈祷风调雨顺,避邪驱灾,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王率万民祭苍天

虔诚膜拜面肃然

巍巍群峰山连绵

茫茫苍穹云漫卷

天趋邪恶秉外方

地载吉祥承内圆

先人祭祀何壮哉

时光匆匆五千年

而今,古玉穿越千载时空,不论它沉睡于地下,或是隐现于人间;冥冥之中,一段梦,一段醒,机缘巧合悄然不觉走近身边,匆匆十载竟收藏数件古玉于囊中;真不容易啊,爱不释手,每每把玩,每每增加好奇之心,经常用一束强光照射它,窥视其中隐藏的秘密:“云霞赋奇彩,与谁解迷幻”,陶醉也!

古玉之约逾千年

惊鸿一瞥心震颤

天地造化似有局

华夏纷繁坠云烟

內敛精气聚宝光

外赋力道工张显

尽把过往琢其中

返璞归真寻奇缘。

十几年前,一位朋友展示了他从著名古玉专家那里以几万元的“友情价”买得的一枚出廓古玉璧,他双手将其擎过头顶,呈“凸”起状,连连说:“这是当今最大的价值“凹”地”;猜想那时他内心一定涌动着春秋战国秦王用十座城换一枚和氏璧的豪迈情结。故事之二,一位老板投资上亿元买了上千件古玉,包括百余件圆雕,他一件件摆放在宽大的桌面,不停地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完全沉浸于自我创造的气场中。朋友问:看过古玉方面的专业书籍吗?答:不必;又问:看过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古玉器吗?答:没有;又问:收藏的圆雕件远远超过国家所属博物馆的总数?答:你们思维太保守了。

中国古玉市场是一个假货横流的重灾区,以上两例都是司空见惯、信手拈来的花絮。“真亦假时假亦真”,当今猎奇国宝的大众心理已经严重浸蚀和污染了中国文化“基因”,使其“基因变异”、“肌体腐烂”。与诸多领域相比,中国古玉造假当仁不让、登峰造极,大规模、有组织,以产业链方式进行的诈骗活动,已形成独特的“文化生态圈”。

浊浪涛涛,清流涓涓,受伤者何至十之八九,坦言之、市场流通的真品不及万分之一,求真之难,近乎于刻舟求剑。

走出重灾区,实属幸运;没有刻骨铭心的挫伤,哪能幡然醒悟;这些言语,可能会惹得许多人怒发冲冠,这个世界啊!怎么奈何得了?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不去争辩是是非非,只求探索二字:

古玉收藏最迷离

如烟似雾笼云雨

痴迷玩家争探奇

一切因缘系命里。

古玉的魅力在于盘磨,使它沁象悄 生,慢慢溢出内敛的宝光和莹莹的灵动;从夏商周算起,上面留下多少王与候的印迹;慢慢让心贴近那个时代的气息、气质、气场,直至难以抑制的血脉喷张;于是、“拔剑四顾心茫然”,决意与腐气浊气切割,与徬徨犹豫决断;抬眼望、“君子比德于玉”高悬于天地,心境豁然通亮。

物以稀为贵,事乃怪至鲜。我们这些古玉爱好者,曾经结伴绕着杭州“印象西湖”溜达,心里的话难以言表,不由自主的让走起路来的样子好像用足在“盘玉”,外人纷纷好奇回望,不知道我们干嘛;殊不知这正是古玉情怀的高级姿体语言;堤岸柳枝摇曳,古玉宝光依人,“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

到后来,诸多收藏古玉的理由仅剩一条:在历史长河中终于成为一个用心撫摸过它的过客,让内心获得一份持续且不可由其它代替的幸福和愉悦,也慢慢感受到有限的生命如何被无限时间轴上古玉留下的光影所征服,乃至当与生命决别的时候,仿佛看见传承的另一只手,蓦然意识到: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古玉感怀】

词曲 杨雨号

演唱 陈小朵

璞玉天地生

巧工赋精神

佩器声悠远

宝光依照人

风起动山川

月落映星辰

古寺隐钟声

忘却返红尘

国家馆藏


私人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