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招聘平台灯火通明。 什么人除夕夜还在想着找工作?听起来就很“卷”。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而生存最普遍的途径是工作。如果一年中有哪天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工作,那一定是除夕。毕竟“大过年的”。 因此我们会很好奇,人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除夕这天登录招聘平台?他们有着怎样的境遇,又希望去向何方?我们与一些除夕仍旧活跃在招聘平台的人聊了聊。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们中有些考研失利,希望通过邮箱里白纸黑字的offer找到未来人生的方向;有人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北上广、离开事业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有人创业失利,筹谋重头再来的机会。活跃的也还有招聘者,有人把365天都视作工作日,以成长与战争之名与时间赛跑。 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工作与人生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凡人之躯与永恒时间关系的问题。 工作是人与社会交互的桥梁,也是很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它有时意味着车子房子票子,有时意味着家人安心的笑容,有时单纯意味着生而为人的存在感价值感。 除夕夜被点亮的招聘平台,有人会解读为打工人的无奈内卷,也有人会解读为时刻在线的自我期许。观点的交锋,工作的客观压力与“打工人”反鸡汤式的自嘲,都是我们真实生活的的写照,这些看似矛盾的对立,螺旋组合为我们社会生活的ATCG(DNA序列)。 招聘者为年轻人提供一份工作,打工人从事一份平凡的职业,送一份外卖,在列车上日复一日喊“花生饮料矿泉水” ……这些或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梦想或壮举。 但我想,不管是出于热爱、虚荣,还是生存的本能,每个普通人以工作之名做出的点滴努力,总能让人类这个族群更好一点,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故事: 文 | 万芳 编辑 | 卓然 以前最瞧不上的同学拿了大厂offer 而我工资越跳越低 求职者 马雯雯 25岁 从业3年 市场营销 母亲丢手机自责 我想是时候回家了 创业烧干积蓄 2021年只想重头再来 ![]() ![]() 与时间赛跑 除夕还有人在入职 ![]()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