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茶商日损过亿:别再让炒茶毁了普洱茶的名声!

 我是圭水 2021-02-13

2020年在藏茶之都东莞,一场大额茶叶交易纠纷引起了茶行业的热议。据当地媒体报道,一家名为心叶茶轩的茶叶经销商,与60名买家进行了茶叶交易,涉及本金超一亿元,而在买家到期要收货时,经销商表示无法对单,因为它的上家“跑路”,欠其本金一亿多,自己也成为了受害者。

这场悲剧究竟是什么造成的?为什么几饼还未上市的普洱茶能够让人心甘情愿花几十万上百万去买?这就要谈到“金融茶”的概念了。

什么是“金融茶”

金融茶,指的是把茶叶当作期货来交易,这样一种特殊金融模式的炒作。例如大益每年都有发布生肖纪念饼的惯例,而这些茶饼就是炒作的介质。在鼠年纪念饼还未公布信息时,一大帮人就开始提前从专营店或者经销商付款买入。

交易人数过多,导致期货价格十二月开始从最初的2万一直飙升,到了一月一日的凌晨,鼠饼信息一经发布价格就突破10万元每件,之后期货价甚至飙升至12万以上。那些以三四万元卖出的商家直接血本无归,没办法交货,连夜关店跑路,买家就要踏上漫长的维权追款之路。

为什么被炒的一直是“普洱茶”

不管是炒山头,还是炒期货,可以发现,普洱茶在所有茶类中被炒得最多也是最高的,投资炒作市场是为何就看上了普洱茶呢?

金融界有一句至理名言:有投资价值的东西必然会导致炒作,但很多炒作的东西往往并没有投资价值,仅限于投机。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投资价值的东西可以长期炒,没有投资价值的东西可以短期炒,也就是投机。

很好理解的例子就像“蒜你狠”、“豆你玩”,这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突然涨价,就是一种投机行为,这些产品都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大量复制,恢复供应的东西。投资这些产品就需要找准窗口期,利用突发事件来投机。

而普洱茶是具有高品质、稀缺性、耐存放、越陈越香的特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无论是产量稀缺的名山古树茶,还是限量发售的大品牌茶饼,都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市场持续接受喝认可。

炒茶对普洱茶的负面影响

普洱茶说到底就是一种农副产品,是用来喝的。它的品质和文化属性使它能够被世人认可,能够名扬天下,而普洱茶炒作的种种纠纷给整个行业,整个茶圈的氛围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不少热钱涌入普洱茶期货买卖,有人暴富有人破产,而茶仍旧就是茶而已,多的只是甩不掉的“炒作”、“水深”标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