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度中国十佳诗人:马非

 丹枫亭 2021-02-13

马非,70后口语诗人,著有《一行乘三》《宝贝》《青海湖》《我不是来睡觉的》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曾获“新世纪诗典· 金诗奖”“长安诗歌节现代诗成就大奖”,现居西宁,任青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关于口语诗的语言问题,马非的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答案。口语诗已成为中国诗歌实现当代性和后现代性最具体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难以为继的现代派诗歌拓出了一个新世界。对于越来越多使用口语写作的诗人来说,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使得口语不仅仅作为一种先天意义上的语言形态被使用,而是实现其个人诗歌在诗学意义上的语言结果!口语诗需要在语言意义、文体意义上结出更丰硕的成果。而马非正是结出了这一硕果的诗人。

马非的口语诗语言越发纯熟、劲道、老练!其近年来的佳作,大巧若拙,浑然无杂质,有语言锻造后形成的力量,能在凝练结实如雕塑的语言中形成诗的迂回曲折,对语感和语气的拿捏得心应手,是千锤百炼才形成的结果。马非是极少数获得了语言成就和文体成就的口语诗人之一!这源自于马非是一位口语鹰派诗人,是一位唯口语诗人,是一位坚定秉持平民主义世界观的诗人。一条道走到黑的坚定令他变得纯粹而无畏。近年来更可看出,其写作的功利心几乎被洗褪干净,他在中年之后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诗人。

2017年,马非诗歌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幅图片》,当下的现实场景与马非的口语语言融为一炉,经过一句内心小声嘀咕的发酵,在不可能处凭空实现了诗意——现实的诗意、人的诗意。而《一个人》中所包含的洞察,《童话》中的人生温度,《我在锡林塔拉草原上看到的》传达的美好,《英雄》和《伟大的战争》体现的平民主义态度,展现了马非在这一年的创作中多维度的成就!为此,我们评选马非先生为“磨铁读诗会·2017年度中国十佳诗人”。

磨铁读诗会·沈浩波执笔

2018.3.9

一幅图片

在大雪中的
天安门城楼前
一位执勤战士
笔直站立
眼神坚毅
身上和帽子上
甚至眉毛上
都落满了雪花
我在心里说:
“这又是何苦
你把它拍掉
又咋的了”



一个人

有这样一个人
对我十分关心
搞得我不胜其烦
他关心的
只是我的痛苦
对我的幸福
从来视而不见




童话


我结婚的时候
没有自己的房子
是租用的一所
废弃的技校的
一间办公室
吃喝拉撒
全在里面
冬天的早上
先要破除水缸
里的一层薄冰
才有洗脸水
我讲给单位里的
年轻人听
他们纷纷表示
这是童话故事
我没有反对
多么美好
亲爱的老婆
我们都成
童话人物了



我在锡林塔拉草原上看到的

一行南归雁
就是天空
这位少女
长裙上的拉链
正在为我
缓缓打开
我的眼神都直了




英雄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
但以中学生的身份
聆听过由战场上
撤下来的解放军
所做的事迹报告
流过不少眼泪
震动深入骨髓
我目击的英雄
不是缺胳膊少腿
就是眼睛瞎了
耳朵听不见了




伟大的战争

我所知道的
堪称伟大的战争
不是特洛伊战争
不是苏联的卫国战争
不是吾国的八年抗战
而是发生在不久前
中印边境摩擦引发的
以小孩子过家家的方式
互掷石块摔上几跤之后
就不了了之的战争
双方的伤亡为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