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19岁那年,深爱的妈妈意外身亡。 这是她心中巨大的伤痛,时至今日,每每提及,还是眼泪一串串地掉。 今年是贾玲妈离世20周年。 大年初一,《你好,李焕英》上映了。 李焕英,是贾玲妈的名字。 电影里,贾玲穿越到了妈妈结婚前,和年轻的妈妈成了好朋友,她使尽解数,想让妈妈开心。 故事有趣,温暖,又催泪。 这应该是最近一年,我看过最好的电影。 影片中,贾玲多次崩溃大哭。 她发现了一个几乎所有儿女都会忽略的秘密——妈妈也曾那么年轻,那么纯真。 其中有一幕,我很感慨: 贾玲用红格子床单,给妈妈设计了一件裙子,好看又显眼。 妈妈穿出去,心里很美,又担心太招摇。 少女心思,一览无余。 其实每个妈妈,都曾是这样的少女啊。 就像李焕英这样,走路蹦蹦跳跳,内心幼稚善良。一脸胶原蛋白,谈着小清新的恋爱。   会因为小事跟人斗气,会跟闺蜜倾吐心事到深夜。 会犯错,会耍小脾气,会开怀大笑,会拼尽全力赢一场比赛…… 当妈妈还是那个朝气蓬勃的少女,她可以任性,可以怯懦,可以暗藏小私心,可以尽情做她自己。 她不用伟大,不用强悍,不用把孩子的一切都扛起来,渐渐地丢了自己。 可是一旦成为妈妈,一切就不同了。 有一件事特别奇怪。 当一个女人做了妈,人们就会集体忘记,她之前只是一个普通姑娘,两手不沾阳春水,瓶盖都拧不开。 人们会要求她瞬间变得强大,万能,无私,神圣。 他们说: 于是,那个普通的姑娘,就必须立刻接过“妈妈”这个光荣称号,变成超人,无所不能。如果她做不到,那周围人都可以指着她说:连个孩子都带不好,你怎么当妈的?前段时间,四川米易一个27岁妈妈,带着自己的三个小孩跳桥身亡,消息轰动一时。这个可怜的妈妈,有一个4岁的大儿子和两个2岁的双胞胎小儿子。 带孩子的疲惫、周围人的不理解,让她不堪承受,想来想去,决定用死亡结束一切。“我真的撑不下去了,真的太累了。每一次,不管什么事,只要娃娃一生病或者是发生什么,第一责任必定是我。”——所有人都认定,一个妈妈,如果照顾不好她的3个孩子,那就是她的错。所以她不敢说“我扛不住了,我需要休息”,别人也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早一点承认,女人就算做了妈妈,她也只是个普通人,会无助,也可以求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那天下午,8个月的孩子睡了,妹妹忙了大半天,很累,就回自己的卧室,关上门听了一会音乐。老公瞬间怒了:你看看这家里乱的,客厅里没处落脚了,早上的碗到现在还没洗,你还有闲心在这听音乐?!婆婆也一直在外面说,孩子中午没吃几口饭,衣服脏了也没换,言外之意:这个妈妈不合格。老公可以出去打球,婆婆可以和邻居闲聊,而她,连听一会儿音乐都有罪。她也觉得自己很失败,从早忙到晚,却还是搞得一团糟。她会累,会烦躁,会臭美,会有小脾气,会有知识盲区,更会有自己的梦想。过高的期望和不公平的处境,只会让她陷入委屈和挫败中,无法自拔。我特别心疼女生的一个处境,就是她一旦被套上妈妈的头衔,此事就无法逆转。她也许以此为傲,但终究会有一些时刻,她会怀念她还不是妈妈的时候…… 结婚之前,女人都是她自己,是焕英,是玉梅,是乐莹。生娃以后,她们就统一换了名字:宝妈。一直以来,我们过度强调了做妈妈的幸福,刻意回避了她所面临的艰难。而在她为了孩子耗尽自我之后,周围人只是云淡风轻地说:当妈嘛,谁不是这样。疲惫不堪、怨气冲天的妈妈,只会养出悲观压抑、畏缩自卑的孩子。所以,不要理所当然地把妈妈当成超人,要求她必须把一切做好。就像年轻时的李焕英,她就是那么一个平常的女生,活泼好动,也会不知所措。 也许成为妈妈后,她看起来很厉害,那不是因为她天生伟大强悍,她只是为了那个柔嫩的小孩,不得不紧咬牙关。那是因为她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她没有神力,也不可能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