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湿疹,先治脾!中医前辈裴永清的方子,湿气散,疹子消,请体会

 人老颠东 2021-02-14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如何应对慢性湿疹。

  我还是从一张医案说起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裴永清先生。他是我国当代的伤寒大家,早年师从刘渡舟大师。裴师许多经验,在业界是广为流传的。

  有这么一回,一个湿疹患者求治裴师。

  这人,女性,年62岁,姓张。

  她这个人啊,小腿皮肤湿疹11年了,到了无数家医院求治,结果都没有明显改善。

  最近这些天,小腿湿疹又起来了,而且瘙痒异常,影响睡眠,无奈之下求治中医。

  刻诊,见舌苔白腻有裂纹,舌质偏红,脉沉弦。小腿的三分之一皮肤,覆盖湿疹。患处皮肤颜色发红,瘙痒难耐,一挠就流黄水。

  

  患者自述,大便不成形,一天三次排便。

  裴师了解情况后,略作思考,写了一张配伍,咱们看一下——

  苍术12克,白术12克,枳壳12克,茯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土茯苓18克,莪术9克,茜草9克,紫草9克,白通草6克,牡丹皮9克,地骨皮9克,连翘9克,苦参12克,白鲜皮30克。

  一共是七剂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裴师嘱咐,今后务必不要再吃辛辣、油腻、甜食,不要喝果汁、酒、花椒、大料,不要摄入滋补品,就连蜂蜜、大枣、核桃仁等,都不要碰。

  结果,你猜怎么样?患者用药之后不久,小腿瘙痒之感立刻有所减轻。就这样,上方一共用了56剂,中间略作调整加减,湿疹不痒的时候就去掉了苦参、白鲜皮。到最后,患者小腿湿疹痊愈,其他症状也得到改善。患者随访多年,未曾复发。

  好了,医案的过程,我用简洁的文字给你说完了。

  现在,我给你讲背后的道理。

  我以前在文章里不断强调一个观点,这就是,一切发于皮肤上的毛病,归根结底,都是体内内环境失衡的表现。

  对这个患者而言,也是如此。

  她体表有湿疹,一挠就流水。这是不是有湿?

  湿疹、湿疹,怎么可能没湿呢?她反映在体表的湿,其实就是体内湿邪的体现。

  你看,此人舌苔白腻,有裂痕,大便不成形,这不就是脾虚湿盛的写照吗?脾虚湿盛,作为内在因素,决定了外在皮肤上问题,难以解决。

  从这个角度说,要想解决患者的湿疹,必须从健脾除湿做起。这个是基础。

  

  接下来,再看,就是患者皮肤剧烈瘙痒。瘙痒,说明你血分有热。血分有热,才能化燥生风,形成瘙痒啊。而这个人血分有热,恰也是她体内环境失衡的表现。不信,你看此人的舌头,发红。舌红,这就是有热的体现啊。

  从这个角度说,要想解决问题,除了健脾除湿,还得清血热,对不对?

  好了,既然如此,我们就理解上文医案中,裴师这个配伍了——

  苍术12克,白术12克,枳壳12克,茯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土茯苓18克,莪术9克,茜草9克,紫草9克,白通草6克,牡丹皮9克,地骨皮9克,连翘9克,苦参12克,白鲜皮30克。

  这里,苍术、白术、茯苓、枳壳、薏苡仁、土茯苓、白通草,这些都是健脾、燥湿、利水、行气的,目的在于增进脾的运化之能,把湿邪去除。内湿一去,外湿必然化解。

  再看,莪术、茜草、紫草、牡丹皮、地骨皮、连翘,这些都是凉血活血的。你不是血里有热吗?那好,我给你清血凉血。

  最后,加苦参和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祛风,用于治标。

  

  这就是基本思路。

  可以说,这就是裴师,利用化湿健脾、凉血清热之法,治疗慢性湿疹的验方和案例。

  说起来,裴师用的配伍,也是他老人家的常用配伍,化解脾虚湿盛、兼有血热的慢性湿疹,为多年经验的体现。裴师曾经在自己的相关著作中,提及此法。我看到以后,倍感珍惜,所以珍藏至今。这里头,裴师还喜欢在患处流水严重时,加入马齿苋,并用马齿苋外洗。另外,尽管这里有清热凉血药,但裴师主张,不能用得太过,否则寒性药容易把湿邪给“冻住”,那就不好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