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篇一一狮脑山上战旗红

 竹翠兰馨 2021-02-14

2018年2月18日,我们来到了阳泉。阳泉是1947年5月2日解放,5月4日建市,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从我们住的宾馆走出大门口,便是通往狮脑山的沥青路,路面比较宽,直通山顶。狮脑山海拔1160米,是抗战时期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现在,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日下午,我们开着车,转了许多个弯,到达了山顶。一下车,便看到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矗立在主峰顶上。这座碑叫做“百团大战纪念碑”。

对于“百团大战”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了,有同名电影,历史课本上也讲到过。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反扫荡”的战役。1939年冬,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推行所谓“囚笼”政策。为扭转华北抗战的不利局面,支援全国抗战,1940年 8月20日起,八路军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华北敌后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大规模交通破袭战,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史称“百团大战”。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历时5个多月,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日军 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 余人、伪军1.8 万多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比较大的战斗有:守备狮脑山战斗、石太铁路破击战、康家会战斗、卷峪沟战斗、强攻榆社城、三甲村战斗、东团堡战斗、关家垴战斗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在百团大战中,阳泉境内直接参战民兵有7400多人次,支前群众达20万人之多,足见人心所向、军民情深。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抗日英烈的丰功伟绩,阳泉市委、市政府于1985年4月报请山西省委批准,决定在狮脑山建立“百团大战”纪念碑。纪念碑于1987年6月30日落成。这座碑形状不同一般,坐北朝南,是由主碑、3座副碑、1座大型圆雕、2座题字碑及烽火台和长城等组成的建筑群。主碑高40米,三个呈三角形的面,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寓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战线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是徐向前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和薄一波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三角形的角上各有一座副碑,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战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三座副碑之间相距105公尺,寓意参加战役的105个团。三座副碑上镶嵌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地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主碑与三个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破击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百团大战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百团大战示意图”;第二座题字碑的正反面分别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碑群前面是大型锻铜圆雕——“奋起的母亲”。由三角形平台往下,从第一座题字碑到主碑之间形成了三个阶段,寓意着百团大战经历的三个阶段。再往下沿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整个纪念碑建筑群,结构严谨,美观新颖,气势雄伟,威严壮观,反映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的宏伟气魄。站在纪念碑前,我默默向这些浴血捐躯的英雄们致敬!向狮脑山致敬!

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建筑群周围,有供人们游览和休息的狮子阁、钟亭、蘑菇亭,还种植了大片林木,使具有光辉革命历史的狮脑山峰庄严肃穆,更加美丽壮观。

沿着台阶走下去,我们看到了呈环状的烈士英烈纪念墙。这面英烈墙有18米长,2.4米宽,在黑色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着一行行、一排排无数英烈的名字,据说,有5559名英烈。很多英烈的后代通过多种途径辗转找到这里,为的就是能在英烈墙上找到自己亲属的名字。

我们又来到了南侧的一座古朴小楼——百团大战纪念馆。走进一层展馆,这里展出了珍贵照片200余幅,有“狮脑山战斗中我军的机枪阵地”“占领娘子关”等;实物900余件,包括缴获的日军的手雷、迫击炮、望远镜、电台、钢盔、马靴、军服等;还有档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资料。来到二层,室内运用声光电、全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等手段生动再现了我军那场顽强的鏖战场景。通过观看,我对百团大战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重温那段抗战历史,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与洗礼。

如今,山上仍留有不少当年的战斗遗迹,时刻昭示着人们不要忘记那场血雨腥风的侵略历史,要珍爱和平。狮脑山是一座红色的山,一座英雄的山,它伟岸、壮怀,那红色的印记,高高耸立在人们的心怀,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狮脑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