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摒弃前嫌,共同抗敌”,波斯帝国走向分裂,迎来希腊化时代

 双飞金燕子 2021-02-14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

在希波战争之后,古希腊城邦文明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个别城邦实力的强大以及势力的扩张,这在战后形成的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尽管在此之前,我们一直认为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的杰出代表,但是战后的强大,依然令其暴露出了称霸半岛的野心。

而斯巴达虽然在莱库古改革之后建立了公民大会、双王制以及监察机构,但是这种名义上的民主实际上在以军事立国的斯巴达城邦根本无法得到贯彻实施。从根本上来说,当时的斯巴达依旧是贵族政治,平民的权利始终未能够得到充分发扬,这就使得斯巴达具有了在强大军事力量加持之下的对外扩张的野心。

“摒弃前嫌,共同抗敌”,波斯帝国走向分裂,迎来希腊化时代

托勒密公民

在成功地击退了波斯大军之后,波斯帝国虽然战败而归,但是由于拥有大流士一世改革之后遗留的强大家底,并且在东方地区占有广阔的统治范围和人口,这使得薛西斯一世时代的波斯帝国尽管遭遇对外战争上的军事重创,但是却并没有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古希腊诸城邦在完成了保家卫国护民族的军事战争之后,也迅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城邦繁荣与强大局面。

两大城邦为核心:两大军政联盟开始对抗

由此,在希波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得益于外族势力威胁的成功结束,同时也获得了波斯帝国大量的战争赔款,这使得古希腊城邦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在这个阶段中,以雅典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城邦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斯巴达为核心的军事城邦在实力上也得到加强。

就这样,战后不断走向强大的雅典和斯巴达同时矗立在古希腊半岛,这就形成了一山出现两头猛虎的局面,在这种军政矛盾不断突出的情况之下,雅典与斯巴达必然要争出最强者,胜者为王败者寇。而这不仅仅是两个城邦之间的事情,更是以两大城邦为核心的两大军政联盟之间的对抗。

“摒弃前嫌,共同抗敌”,波斯帝国走向分裂,迎来希腊化时代

三大希腊化王朝

一时间争霸战争迅速从两个小的半岛,扩展到了整个古希腊半岛,涵盖了几乎所有城邦。这样一来,在希波战争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力量,在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战争中,逐渐消耗殆尽,而两大城邦在经过激烈的军事角逐之后,也纷纷走向衰落。

帝国走向分裂,迎来希腊化时代

希腊城邦危机时代的来临,给了北方马其顿人趁虚而入的时机,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建立,在亚历山大一世的发展之下形成了空前庞大的帝国。不过好景不长,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塞琉古王朝、托勒密王朝以及马其顿王国,成为帝国分裂后的三大政权,由此地中海地区进入到了希腊化时代。

其中作为实力最强的塞琉古王朝在首任国王安条克三世的扩张下,逐渐侵吞了托勒密王朝在小亚细亚以及埃及地区的大面积领土,一跃成为地中海的新霸主。可是当安条克三世想要插手希腊半岛和罗马人的事务之时,却遭到了强烈反抗,塞琉古王朝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摒弃前嫌,共同抗敌”,波斯帝国走向分裂,迎来希腊化时代

塞琉古象兵

古希腊城邦时代的强大使其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面对东方古老而又强大的波斯帝国军事力量的入侵,身处两个小半岛上的分别以雅典为首的城邦联合,与以斯巴达为首的城邦联盟,能够在民族危机时刻团结起来,摒弃前嫌,共同抗敌,结成了坚固而又扎实的古希腊军队。与此同时,在与波斯大军的多次军事角逐中,古希腊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坚韧品质。

结束语

希波战争后,古希腊城邦时代的奴隶制经济已经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大量的奴隶被古希腊人统治,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劳动力的同时,也让古希腊人有了更多的精力从事生产生活意外的哲学、数学、医学以及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日后辉煌而又灿烂的古希腊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经济基础,为一个全新的希腊化时代的到来吹响了号角。

“摒弃前嫌,共同抗敌”,波斯帝国走向分裂,迎来希腊化时代

古希腊人

塞琉古王朝虽然在文化上没有太多的代表性,因为如果说希腊文明的话,它不如马其顿王朝来得正统,继承的全面,而东方文明的话,它又比不上托勒密王朝颇具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因此塞琉古王朝只得在地中海地区不断发展军事力量,以求获得长期生存。

这样的任务最终落在了年纪轻轻的安条克三世身上,他高瞻远瞩,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同时他也渴望人才,当时被击败的腓尼基名将汉尼拔就是投靠他才又获得了重生。不过也正是因为安条克三世本人的高傲,才会使得塞琉古王朝不断走向衰落,最终灭亡于罗马人之手。

参考文献:《希腊化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