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大年初三冷知识:中国鬼节的由来与国产恐怖游戏推荐

 游戏日报 2021-02-14

游戏日报

2021年的西方情人节比较特殊,除了恰逢正月初三,还与中国部分地区的“鬼节”撞期。

在开封等地的民间说法中,正月初三是年岁中的第一个鬼节,因此以防与鬼怪相遇,被其纠缠一年,当地的传统习俗是不要走亲戚。在老一辈的观念中,如果发现有人走亲戚,就说明这家三年内曾有人过世。而三年间没人过世的家庭,则会选择包饺子过正月初三,所谓“包饺子,捏鬼嘴”。

但在大部分地区中,大年初三并不是鬼节,公认的中国四大鬼节,分别是: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上巳节:中国古代非常有趣的一个节日,《周礼》中有记载,春秋时期已有流行。根据民间传说,在特别古老的时期,阴阳两地的界限并不森严,三月初三尤为宽松。因此为防止阴阳两界互相“串门”,西周、春秋时期的郑国便流行了一个名为“兰汤沐浴”的辟邪法术活动,就是由一位女巫领导大家用兰草洗澡,净身驱病,驱除不详。

但毕竟男女共浴,想想就刺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上巳节洗澡的目的,慢慢的从除病驱魔,变成了鸳鸯戏水,男女相会成为最主要的活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最早的情人节。以至于除了已婚与家有丧事者,所有未成家的男女都要参加上巳节当天,由当朝统治者所组织的相亲大会,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帮你脱单”。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正是此景。

可惜到了宋朝之后,随着礼教的日趋森严,上巳节的相亲风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渐式微,就连鬼节这一最原始的定位,现在也鲜有人知晓了。

清明节:最受现代人喜爱的“鬼节”,因为放假。与现代人理解的一样,在古代,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就是纪念祖先或已故亲友,除了扫墓,就是踏青。在魏晋之前,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持续时间100天,后被曹操改成了一天,唐朝回调到了三天。直到现在,清明节也是放三天假,所以,知道为啥那么多人黑曹操了吧。

中元节:道教节日,同时也是阴森气氛最浓郁的中国鬼节。最开始时,中元节也是祭祀祖先的民间节日,后来被指定为“地宫圣诞节”,而地宫直接掌管的,正是地狱之门。因此到了中元节这一天,地宫会开启地狱之门,让已故之人与家人暂时团聚。虽然鬼节气氛最浓郁,但中元节起初的立意还是很好的。

寒衣节:又名“冥阴节”,“鬼头日”,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流行。因为寒衣节的时间是十月初一,所以为了表示孝心,很多北方人会通过烧寒衣的方式,为阴间的旧人送去温暖的衣物。南方人虽然鲜有过寒衣节,但却会在冬至这天给亡人烧纸钱与纸衣,希望下面的人能够在冬天好过一些,以示哀思。

OK,科普时间到此接触,既然本文是说中国的鬼节,那么作为游戏媒体,游戏日报就分享一些国产恐怖游戏给大家吧(都是Steam平台)。

《烟火》

分享理由:2021年2月初上架Steam,5天售出十万份。游戏故事发生于一个偏远的村镇,一场意外火灾的背后,竟然与一宗早已结案的灭门惨案息息相关。玩家扮演的新人警察需要重新调查此案,在各种离奇古怪中,获取真相。

据小游君周围的人反馈,《烟火》的剧情不亚于一场剧本完整的电影,不过也有人表示打到第三章就不敢玩下去了。

Steam好评率:98%

《港诡实录》

分享理由:以中国香港的都市传说为蓝图,还原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江风貌。从舆论热度来说,《港诡实录》是近几年最火的国产恐怖游戏,没有之一。

当然,女主身材也很不错。

Steam好评率:89%

《纸人》

分享理由:融合了大量的中国元素,类似于鬼打墙、吊死鬼、纸钱等在民间家喻户晓的恐怖传说,都在这款游戏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还原。

Steam好评率:86%

《灵魂筹码》

分享理由:中国版“黎明杀机”,1v4非对称竞技玩法。具体内容详见游戏日报此前的专访报道(传送门)。

Steam好评率:77%

《回门》

分享理由:又是一款2021年上线的游戏,故事发生于动荡的民国时期,主角是海外求学归来的富家子弟,归来后发现故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录着魑魅魍魉的神秘笔记,不知去向的姊妹,疑云重重的医院,诡谲丛生的大宅。此外与常见国产游戏的画风不同,《回门》的人物普遍追求“高颜值”风格,乍看之下甚至不像恐怖游戏。

Steam好评率: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