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两种欣赏,行书草书皆佳

 mengk4fz0yyf5h 2021-02-14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两种欣赏,行书草书皆佳

王羲之草书《嫂安和帖》又名《伏想帖》,九行,58字。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收刻於《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

释文:伏想嫂安和,自下悉佳,松上下至乖隔十八年,復得一集,且悲且慰,何指喻。嫂疾至篤,憂懷甚深,穆松難為情地,自慰猶小差,然故忽忽,冀得涼漸和耳。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两种欣赏,行书草书皆佳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两种欣赏,行书草书皆佳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生于琅琊国临沂县都乡南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北),后徙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五岁时,王羲之就跟随父亲王旷、母亲卫氏卷入南迁之患。南迁后,伯父王导率领琅琊王氏族人在一个叫乌衣巷的地方住下(今南京白鹭洲公园西,夫子庙文德桥南)。这时,住在这里的还有一门望族—谢氏。王谢两家子弟在乌衣巷里很令人羡慕。王羲之六、七岁时就在其表姨母卫夫人熏陶下读书、写字了,因为幼时口吃,语言不多,所以进步很快。王旷不但重视对羲之书法的指导,而且从卫夫人手上得到一本蔡邕的《笔法秘籍》授予羲之。后来,又从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学到了七种笔画造型,因而书法进步更加明显。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王旷兵败胡人手下,软禁而终。于是羲之幼年失父,只有伯父王导、王敦对其不同程度的关怀和照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