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元昊是一位雄才大略,虎视狼顾,对中原有着觊觎野心的枭雄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1-02-15

李元昊是一位雄才大略,虎视狼顾,对中原有着觊觎野心的枭雄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北宋与西夏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要统兵将领,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西夏方为开国君主李元昊,一位雄才大略,虎视狼顾,对中原有着觊觎野心的一代枭雄。而北宋统兵的主将则是历史上三朝为相,仁宗朝著名的政治家,一代名将韩琦。

斯时,西夏皇帝李元昊,随着其军事势力的不断扩张和政治野心的极度膨胀,不再满足于向宋室称臣,开始公然向宋廷挑衅,边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紧张,战事一触即发,危难之时,韩琦与范仲淹一起走马换将,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抚使夏竦的副手,三人在对西夏的用兵策略上意见分歧,韩琦主张力战,而其余两人以议和为主,在上报朝廷后,仁宗皇帝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夏问题,决意采纳韩琦建议,出兵西夏。

西夏主李元昊在攻宋前,再次采用诈和的手段以蒙蔽宋军,其诡计被韩琦识破,韩琦对部下说“无约而请和,谋也”,严令诸将防范。二月,李元昊率十万大军进攻渭州,直逼怀远城。韩琦闻讯,急派大将任福领兵一万八千万人,桑怿为先锋,前往抵御,进行阻击。行前,韩琦向任福面授机宜,命令其绕到夏军背后,可战则战,不可战则据险设伏,截其归路,并再三叮嘱:“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李元昊了解到任福此人好大喜功,求胜心切,遂以骄兵之计引蛇出洞诱之,故意派出小股部队迎战任福,然后佯装不敌,仓皇撤退,沿途丢满牛羊骆驼,任福不知是计,抛却辎重,轻骑追击。

李元昊在历史上素以智谋奸诈,善于用计而不同于一般开国君主,抛开正史的扬宋贬夏陋见,其无愧于一代人杰和卓越的政治军事家。他早就将宋军追击的地理地形堪察探明,知道宋军追击之时,有一个伏击的绝佳之地,叫做“好水川”,此处为谷状地形,易守难攻,为了隐蔽遁形而避免宋军怀疑,他预先在此处放置了无数封闭的泥盒子,宋军见状,大惑不解,用手拍击,里面似有跃动之声,任福命宋军打开泥盒,装在里面的鸽子惊而冲天直飞,这正是李元昊伏击宋军的信号,和近现代战争中的信号弹作用差不多,任福作梦都想不到,他亲手为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灾难从天而降。李元昊指挥着十万伏兵从山头一起出击,将宋军压在谷底,此役宋军全军覆没,损失将校十多员,死难军士六千人,任福亦被创身死,李元昊大获全胜,史称“好水川之战”。

这场利用鸽子而诱击宋军的战役,奠定了辽、宋、夏的三国鼎立局面,从而使宋朝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也逼迫北宋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军事压力,为北宋覆亡埋下了伏笔。主战的韩琦因为所用非人,不得不下令退军,途中,阵亡将士亲属数千人号泣于马首前,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说:“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当时哀恸之声震天动地,韩琦掩泣驻马不能行进。得意忘形的李元昊胜利后十分张狂,使人作诗,投掷宋境,讽刺说:“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李元昊虽一代人杰,知兵善战,但此举太过小肚鸡肠,且欺人太甚,士可杀不可辱,反而激发了宋军同仇敌忾的志气。

“好水川之战”使宋廷“关信大震”,宋仁宗也“为之吁食”,韩琦虽非亲自指挥,但其用人不当,贸然出击,其咎难辞,战后,宋廷追究败军之责,撤去了夏竦的职务,韩琦、范仲淹也被调职他用。后来,宋仁宗采用范仲淹建议,重新起用范、韩二人,共同驻守甘肃,好水川败后,韩琦始信服范仲淹守议,两人同心协力,互相声援。由于两人守边疆时间最长,又名重一时,人心归服,朝廷倚为长城,故天下人称为“韩、范”。边塞上传诵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这场利用鸽子作为信号,最终以李元昊获胜的战役,很少被人探知,只是被纪录在历史的夹缝之中,散见于《宋史列卷》李元昊传中,作为西夏国创建者的李元昊,在这场集智谋韬略和勇气获胜的杰出战例,丝毫不亚于史上任何一位名将,《宋史》的编撰者脱脱,显然是过于重视中原文化,而略显得有些怠慢了李元昊。其实,西夏鼎盛之时,其版图并不亚于北宋疆域,李元昊被叫做撮尔小国寡君,后人实在是有些小气。

(本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