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阳痿,一清、二洗、三补

 图书 馆员 2021-02-15

治疗阳痿,一清、二洗、三补


导读:文中这种服药方式,也是挺新奇的,但疗效如何还得各位书友临床上一试。
一清、二洗、三补治疗阳痿

组成

1号方:薏苡仁20克,龙胆草、山栀子、金钱草、淫羊藿各15克,柴胡、黄芩、黄柏、木通、通草各10克。
2号方:破故纸、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益智仁、续断、薏苡仁各15克,当归、山栀子、黄精、锁阳、五加皮各10克。
外洗方:苦参、蛇床子各50克,黄柏、龙胆草、荆芥、海风藤各20克,百部、白鲜皮、夜交藤各15克。
主治:
湿热型阳痿。
用法:
先服1号方1~3剂,不能超服5剂。改服2号方,可长期服用。阴囊发痒及湿疹配合外洗方。兼挟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兼挟阳虚者加肉桂、海狗肾、小茴香、巴戟天;兼挟瘀热加丹皮、丹参、赤芍;体形肥胖加白芥子、山楂、莱菔子;冠心病史加瓜蒌、丹参、山楂;动脉硬化加当归、白芍、葛根、麦冬;腰骶痛加葫芦巴、杜仲。
疗效:

本组24例,以临床症状消失,能正常性生活为治愈标准。服中药1号方2剂,2号方2剂而愈者8例。服1号方3剂,2号方5剂而愈者10例。服1号方3剂,2号方10剂而愈者4例。增服2号方10剂2例。疗程最短5天,最长45天。其中19例外阴湿疹及发痒配合外熏洗。

1.五蛇汤
取五倍子500克、蛇床子250克。先将五倍子研末,两味药混匀。每天取50克,加水约200毫升煮沸5-7分钟,待药温适宜时,以纱布蘸湿浸洗龟头部位。每天1剂,洗1-2次,每次10-15分钟。1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待龟头皮肤黏膜变厚、变粗即可。该方可降低龟头敏感度,主治男子早泄。禁忌:治疗期间禁止房事。
2.不泄煎
五倍子20克[制用法]文火煎熬半小时,再加入适量温开水,乘热熏蒸阴茎龟头数分钟,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可将龟头浸泡到药液中约5-10分钟,每晚1次,15~20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待龟头皮肤黏膜变厚、变粗即可。主治男子早泄。据报道,单用五倍子熏洗治疗早泄21例,痊愈18例,有效3例。禁忌:治疗期间禁止房事。
蜂白散治早泄43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露蜂房、白芷各10克。将2药烘干发脆,共研细末,醋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上,外用纱布盖上,橡皮膏固定,每天敷1次,或隔天1次,连续3~5次。
【疗效】此方治疗早泄43例,经敷5~7次全部有效。
另:蜂房一个晒干为末,焙灰存性,热水洗净阳物, 略拭,用蜂巢炭敷于上10分钟,温水洗净,即可。对早泄,阳痿,手淫后遗症有效.
三、单验方治疗
1.莲须、芡实、龙骨、牡蛎、五倍子、茯苓各90克,研细末,置有盖磁器中,每服9克,开水送下。
2.韭菜地内大蚯蚓20条,剖开,用长流水清洗,加韭菜汁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温酒冲服,日1次。
有人阳举易泻,一交即泻,百治不效。医以大蚯蚓又名曲蟮。要韭菜地内者佳十一条,破开长流水洗净。加韭菜汁捣融,滚酒冲服,日服一次。服至数日,即能久战可望生子。
3。莲须、芡实、淮小麦、金樱子、枸杞、薏仁、五倍子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四、针灸治疗
1.体针 取关元、三阴交、命门、中封、定志等穴,每次选2—3穴,每日或隔日1次,每1 0次I疗程。也可在同房前15—30分钟临时加针1次,能增强效果。
2.穴位注射 取肾俞与气海、小肠俞与关元、中极与膀胱俞3组穴位,每天取1组穴位用胎盘组织液2毫升,0.5%昔鲁卡因加至10毫升,分注于穴位,得气后推药。
五、气功导引治疗
可采用治遗精的有关功法治疗,也可采用早泄功法。
附万籁声童子功练法:以两食指塞两耳孔,以不透气为度,不可用力塞紧;口闭,以鼻呼吸;有时,由鼻出气时,觉气徐徐达两脚板,吸时不要管它;也只一两口气如此,此后仍是听其自然呼吸,不出两三分钟,觉口内生津,咽之可矣。觉得很舒服了,不想练了,轻轻放手,自然休息。过一段时间如愿再练,仍可如此习之。通常是寝前、起床前各习一次。此外,中夜心不宁时,均可随意习之。
功效:1如有练(功)出偏差的,按此法矫正即愈。2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还强。3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等等症候。
注意:
1切勿一练半小时,把它当作气功去练。
2切勿著相鼓气!一着相,鼓吹什么胸式腹式,调节正呼吸,又如双回气,呼吸分九种,自发功等,久必出问题。
五倍子治早泄

  【功能主治】主治早泄。

  【偏方组成】五倍子20~3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用文火水煎30分钟,再加人适量温开水。趁热熏蒸龟头,待水温降至40℃左右,可将龟头浸人其中5~10分钟,每晚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

  【宜忌】治疗期间禁房事。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早泄患者21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痊愈18例,有效3例

阴天茎增长的中药疗法小偏方

有很多男性为自己阴茎短小而苦恼,先天不足,大多数男性都以为自己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了,对生活都逐渐丧失了信心。但是,这个世上只要你愿意,是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改变的。方法各种各样,除了手术,西药,我们中华中医药房也能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七个中医小偏方。

中医治疗男人阴茎短小七个偏方

1、取五倍子500克、蛇床子250克。先将五倍子研末,两味药混匀。每天取50克,加水约200毫升煮沸5-7分钟,待药温适宜时,以纱布蘸湿浸洗龟头部位。每天1剂,洗1-2次,每次10-15分钟。1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暂停性交。该方可降低guitou敏感度,主治男子早泄。

2、蛇床子30克,丁香15克,细辛15克,五倍子15克,共研为细粉浸泡于75%酒精200毫升中15天。每次ML前用棉签蘸药酒涂抹于龟头上,反复数次后再性交。

3、五倍子20克文火煎30分钟后趁热先熏后洗龟头,待水温降至40度左右时将归头浸泡于药液中15分钟许,每晚一次,20天一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两个疗程后才可进行性生活。

4、露蜂房10克,白芷10克共为细粉用食醋调成糊状,天天晚上临睡前外敷于肚脐眼上胶布固定,次日晨起时取掉。

5、仙鹤草30克,黄芩9克,牡丹皮9克,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泡脚,每晚一次。

6、蚯蚓11条与韭菜20克共捣烂后取汁,用热黄酒送服,每日一次。

7、木鳖子5个,桂枝9克,狗骨9克,干姜3克,花椒3克共研为细粉用蜂蜜调糊状后外敷肚脐眼,外用胶布固定,3天一换。

阴茎短小是大部分男人的痛苦所在,有这个苦恼的男性,无法满足伴侣对性生活的要求,感情也会不稳定。所以治疗阴茎短小是不容男性忽视的小病,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因此阴茎短小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了解治疗阴茎短小的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关键的。

学中医的升级

我接触中医,是从小儿推拿开始的。那时候女儿三岁,我拿女儿练手,逐渐会了小儿推拿。
我正式自学中医,是从伤寒论开始的,那时候女儿刚刚上小学。除了学习伤寒论,还时不时看一些其他的中医书,漫无目的乱翻,包括黄帝内经也读过。
现在,女儿已经高中毕业了。一晃儿,我在自学中医的路上已经走了十几年了。
这一路上,大部分时间是迷迷糊糊的。
记得家里有几本学中药的书,是现代人编写的,与中医教材类似,我时不时的翻一翻。书上说鱼腥草、北豆根化痰止咳,有几次我咳嗽有痰的时候,就买来鱼腥草片或北豆根片吃。可不管是鱼腥草还是北豆根,都不起作用。我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
看中医网站的帖子,常常有某病用某方子,其效若神。可我遇到这个病,用这个方子的时候,却啥效果也没有。
还记得有一次看倪海厦先生讲课,看到倪师讲芍药甘草附子汤治静脉曲张。恰巧我老爸小腿有静脉曲张,我极力的说服一向不相信中医的老爸喝这个方子,结果喝了之后不仅小腿上的静脉曲张没有消,连大腿上也出现静脉曲张了,害的我被老爸埋怨了一通。我以后讲中医有多好,老爸再也不信了。
懵懵懂懂几年后,接触了方证一派。记得初接触时,不亚于跟着江南七怪学拳脚的郭靖见识了丘处机的风采,那一个惊艳,天下还有这么厉害的功夫!
所以有几年,我很痴迷方证,黄煌、刘志杰等方证大师的书买了不少,日本汉方的书也一本本进了我的书橱。
日本汉方医学,把伤寒论里的什么症状用什么方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出了一派单纯依据症状来套方子的医术。什么阴阳啊,五行啊,五脏六腑啊,他们认为太玄,不实用,都被剔除了。
学了几年方证以后,又有新的迷糊出现在心里。方证派有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从症状直接给出方子,中间的机理往往言语不详,像是放在个黑匣子里。所以治好了也讲不清为什么,治不好也不知为什么。
学中医学了半天总不能糊里糊涂的,对吧?
中医的密码在哪儿呢?我琢磨过《辅行诀》里的五味,也没整明白。
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好像把道理都讲明白了,可面对患者的时候,一气周流也不能得心应手。
学中医的那些年,感觉自己是在爬山。每年都爬高了一截,可抬眼望去,周边还是雾霭茫茫。往上的路径也被云雾遮住,不知该如何走。

学伤寒论时,经常会看到有些老师批评温病,譬如倪海厦就经常摩擦一下温病医生,所以我也想当然的尊伤寒而贬温病。这也造成了我学中医多年后才读温病的书。
读了温病的书后才发现自己读晚了。温病是另一番天地,它弥补了很多伤寒的不足。学习了温病后,发现自己会治的病变多了。
朱进忠老先生的书,给了我另外一个升级。读朱老的《中医临症经验与方法》时,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高手。
朱进忠老先生是体制内的名医,所以医院里西医和中医搞不定的许多疑难病,都交给了朱老。朱老的这本书里,就记载着他是如何把这些病给治好的。如何治好的呢?原来,所有的病在朱老眼里都归到正邪、虚实、阴阳、脏腑,以简驭繁,针对病人的虚实正邪、阴阳脏腑治疗,病自然就好了。
通过读这本书,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中医的真谛,抛开病名的假象,探究身体的本原。
我学中医,在学脉诊上下功夫比较多,心得也多,很长时间诊病都靠脉诊。
其实,舌诊也很重要,不过因为我舌诊水平差,所以用的少,甚至常常忘了看患者的舌头。后来,受到韩老师和淼叔的指点,才逐渐增长了舌诊的知识,也重视起舌诊来。再后来,因我调到了北京工作,离亲人远了,给她们看病,没法把脉,通过微信看舌诊头照片就成了主要诊病手段。看舌头开方子,有时候效果也不错。
打仗要先了解敌情,脉诊和舌诊是了解敌情的重要手段,要会治病,一定要过了这两关。
很多中医爱好者迟迟过不了这两关。
这么说有的朋友或许不认可。是的,大多数人觉得脉诊很难学,可舌诊不难啊。舌头一眼看去,清清楚楚,舌苔啊,舌质啊,什么颜色,厚啊薄啊,一目了然,有什么难的呢?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听韩老师和淼叔讲解才知道,舌头可以提供这么多信息啊,我原先对舌诊的了解太肤浅了。(关于舌诊,我想有时间的话专门写文章分享)
那怎么才能把脉诊和舌诊学的差不多呢?功夫在诗外。这不是说练习不重要。练习很重要,但练习只是提高手感(脉诊),不能让你读懂脉和舌。打个比方,得到情报很重要,读懂情报是关键。

怎样才能读懂情报呢?要读懂情报,需要对传统中医的那些理论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换句话说,只有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准确的解读情报。对于医者来说,对理论理解的越深,对情报分析的也就越透。
这个话不难被大家接受。打个比方,我和一位书法家同样看到一幅书法,我的反应是这幅字写的真好看。书法家则可以从其中看出作者的功力、境界,甚至情绪、精神。为啥有这个区别,因为人家对书法理解的深啊。

学习中医,药方是绕不过去的。学习药方,是学习中医的重要内容。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据说有的中医能够背诵上千个方子。
可是,治病的水平会随着方子的学习数量同步增长吗?显然不会。如果是的话,评选国医大师就看谁方子背的多就行了。
随着中医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我逐渐意识到,药方是学不完的,也没有必要学习太多方子。
这个要怎么说呢?药方就相当于一个解决方案,遇到不同的情况,需要找出一个匹配的解决方案。
疾病的种类千千万万,人身体的状况也千差万别,谁能在囊中准备千千万万个解决方案?
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解决方案,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原则,掌握了思路、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或自己制定解决方案,来应对各种情况。
否则,就会陷入学习药方的汪洋大海里,无穷无尽的药方,学也学不完。
方子是死的,病情是活的。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掌握其精神,灵活运用,甚至心之所至,随手拟方。
所以我们看叶天士的医案,他的方子几乎都是化裁或自拟的,原方已经不多了。
也就是说,学中医,一定要从“方”的层次升级,升级到“法”,治病的时候考虑是疏风?滋阴?扶阳?清解?通下?润?燥?等等等等。有了法,再考虑方。
可是,法是如何出来的呢?当然是通过前面的诊病,摸清了敌情,才知道这个仗该怎么打。是正面进攻?迂回包抄?围点打援?用什么计?反间计?美人计?这些都有思路了,然后再派兵遣将。
中医的高明之处在于化繁为简。

病菌和病毒有数不清的品种,可中医看来,敌人就那么几伙:风寒暑湿燥火,痰湿水饮,瘀血食积。从这个层次来治病,就可以不管病名是什么,不为病名所束缚,不为病名所迷惑。
随便举个例子。去年有位女士因荨麻疹求诊。她去医院看过,吃过西药,吃过中药,也抹过药膏,都没有治好。
我把脉,左脉弦细。看舌,无苔,舌头抖动。自述病发时身上到处起红疙瘩,鼓起来,很痒,白天基本没事,晚上发作。通过舌脉和症状,可以知道这是阴虚生风,血虚化热。
因此,对应治疗思路就是滋阴祛风,补血凉血。根据这个思路,我开出个方子来让她吃,一两个周后,荨麻疹就无影无踪了。
方子开的啥?时间一长,我都记不清了。当时根据这个思路派兵遣将,找了十几味药。下次再遇到这个病,可能用的药就不一样了。
再举个例子。最近有一位同事求诊。她身体有好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就是嗓子里老是糊着一层黏痰,要不停的清嗓子。
我一看舌头,舌尖部分发红,舌体偏薄,无苔。这是肺有点阴虚,还有热,热郁在喉部把津液变成粘稠的痰。
那应该采取什么治疗思路呢?其实敌情摸清楚了,对应的治疗办法自然就有了。派出三支部队:第一支,化痰部队,负责把已凝炼成形的痰排掉。第二支部队,增加肺部和喉咙的津液,既帮助第一支部队冲刷痰液,修复补充肺部和喉咙的津液,又可以给肺和喉咙降降温。第三支部队,负责把郁在肺部和喉咙的热透散掉。
根据这个思路,用几味药搭配了一个方子。同事反馈,喝第二副药的时候,痰就大大减轻了,嗓子觉得舒服多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要打探清楚是什么敌人,用的是中医诊法,我根本没管病名是什么,更没有研究是什么炎症。探听明白后,也是运用中医的治法去赶跑敌人的。诊病、治病,都是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诊法和治法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诊法、治法、理论,是中医的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学到一定水平,就脱离了方证的层次,摆脱了病名的束缚,可以自由的驰骋了。
方证一派最大的优点是学起来上手很快。阴阳五行脏腑等中医传统理论,最大的缺点是太玄,上手太慢。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方证摆脱了传统理论,有什么症状用什么方子,简单直接,一学就会。可是因为没有传统理论的支撑,一遇到疑难症,特别是虚实夹杂的慢性病,往往会束手无策。

记得以前跟宗源老师学习的时候,宗源老师讲过一个医案。患者是一个小孩,皮肤病,已经看过好多中医了。
患者一副热像,在方证派看起来,这个病应该用清热的方子。可前面的医生用过各个清热的方子,都暂时减轻,又继续复发。
宗源老师经过诊断,发现小儿是肝和心阴虚的很重,导致心火和肝火旺盛,这两个火克肺金,肺金被火所害。肺金主皮毛,受邪后不仅不能濡养皮毛,反而往皮肤排病,故而皮肤生病。
通过理论的分析,发现病情并不复杂,一目了然,同时治疗思路也就有了:先清散一下过于亢盛的心火和肝火,滋养肾、肝、心、肺的阴,再健脾,以脾土去生金,这个病就会好起来。
有了治法,剩下的就是遣方配药了,只要符合这个治法,方子药物有差别也问题不大。
如果明了阴阳的辩证关系和五行生克、脏腑传变,这个病并不难辨,也并不难治。
可若是不用中医理论,只是用方证对应来治,那就难了。
这个病例,算不上疑难病。有很多疑难重病,用方证对应来治,会很头大。
譬如,某脏的病会根据五脏的生克关系进行传变。随着传变,症状会发生变化,临床表现就是原来的病没了,却出现了新的病。这个传变,还有顺传和逆传之分。通过观察顺传还是逆传,可以知道病在好转还是在恶化。可是,若是不明白这些传统理论,就会坠入云雾当中,搞不清为啥一个症状没了又出来一个新症状,治起来没完没了的。
学习围棋,都是从局部的定式和手筋开始,学习局部杀子的技巧。这是培训棋手的必修课程。
可是,若是学习围棋一直在这上面下功夫,是成为不了高手的。围棋高手的比拼,除了局部杀子的功力外,更重要的是大局观和中盘相互纠结的复杂缠斗中掌控局势的能力。
学习药方,就像是学习局部的定式和手筋。中医学习和围棋学习是相通的。

要成为高明的中医,一定要超越学习方子,超越局部胜负,培养和提升大局观,培养和提升对错综复杂的病掌控局势的能力。
我读过的中医书也好,接触过的老师也好,我觉得把中医的道理,包括中医的大局观、虚实夹杂的疑难病的处理思路,讲的最明白的,当属淼叔。去年一年,我都在听淼叔的讲课,受益匪浅,以前的很多迷雾也渐渐消失了。
淼叔对中医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有一段关于中医核心的说法,我非常认同。
他说,学习中医有个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过程。
中医是个汪洋大海,可学着学着,到最后发现核心的东西就是那几样:病位、病性、正邪虚实、传变。
病位,是六经、脏腑、卫气营血。
病性,是风是郁?是寒是热?是燥是湿?
正邪虚实,是我情和敌情。我情:正气虚不虚,虚的话是什么虚?津?血?精?阳气?敌情:邪是什么邪?痰?湿?水?饮?瘀血?食积?
传变,就是脏腑间的相互
影响。
这几样东西,几乎可以统御一切疾病。学到这个层次,就可以跳出病名的束缚,以简驭繁,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以无招胜有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