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上海交响去旅行|俄罗斯篇

 楚科奇0118 2021-02-15

2021年,有很多音乐家值得我们去纪念。譬如,今年是斯特拉文斯基逝世50周年,也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首演120周年。

德奥与俄罗斯,是西方音乐的两条大河。上一期,带大家领略了奥地利的人文魅力,这一期,让我们继续跟着上海交响一起走进浓郁深情的俄罗斯音乐。

今天,继续出发俄罗斯

—— Hello,Travel ——

01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莫斯科柴院音乐厅

The Great Hall of the Moscow Conservatory

1885年秋天,拉赫玛尼诺夫受前辈指点,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在他看来,这是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选择,在这里他不仅有了更杰出的导师,也结识了挚友斯科里亚宾。

学琴之余,他拜师学习作曲,并开始了最初的音乐创作。1892年,他根据普希金的叙事诗创作的单幕歌剧上演,柴可夫斯基观看后向这位青年才俊表达了由衷赞美。

次年,柴可夫斯基首演《第六交响曲“悲怆”》九日之后,突然逝世于圣彼得堡。(1940年起,学院更名为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以示纪念)

学院内的老柴塑像

图源: wordpress.com

偶像的殒落,令拉赫玛尼诺夫陷入了情绪低迷,接踵而至的《第一交响曲》恶评令他一蹶不振,深陷抑郁,在心理医生的耐心治疗下才重拾信心。

1901年底,他在圣彼得堡亲自首演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乐坛。这奠定了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人的地位。

十月革命前夕,拉赫玛尼诺夫告别了圣彼得堡,逃离了俄国,在欧洲几经辗转后定居美国。

1901年的莫斯科音乐学院

by Albert Christoph Dies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历经百年,常演不衰,那质朴真切的诉说、磅礴有力的宣泄、深情如歌的吟唱,令听者闻知感动,它是无数古典乐迷的领路人。

上海交响乐团与这首作品结缘已久,早在1933年4月30日,乐团便在老辈音乐大师梅百器的指挥下演绎过此曲。

钢琴家张昊辰,曾担任上海交响乐团2013-14乐季驻团艺术家,下面请欣赏他当时与上海交响音乐总监余隆先生的精彩合作: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8

I. 中板  

II. 稍慢的柔板  

III. 诙谐的快板  

1. Moderato 张昊辰;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2. Adagio sostenuto 张昊辰;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3. Allegro scherzando 张昊辰;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指挥:余隆

钢琴:张昊辰

上海交响乐团

演出录音时间

2013年9月13日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段落,开头那由远及近的钟鸣声,首乐章高潮段落钢琴与乐队的汹涌呼应,柔板乐章木管与钢琴的深情对话,末乐章重见光明的虔诚圣咏......

这首协奏曲是张昊辰挚爱的作品之一,曾是他征战赛场的常备曲目,并多次与国内外顶尖交响乐团和指挥家合作此曲。

在不久前,施坦威为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定制款钢琴的“开琴”活动上,张昊辰就以此曲为这台新琴,注入了一份音魂。

02

马林斯基剧院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

马林斯基剧院

图源: Jack Devant

1783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在圣彼得堡修建一座剧院,供皇亲国戚们欣赏艺术演出。不久,一座华丽辉煌的剧院诞生。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剧院重建成为一个木质新拜占庭风格的马戏院,遭遇火灾后又再度改为剧院,配有当时世上最大的舞台,并以皇后之名命名“马林斯基剧院”。

浴火重生后,剧院步入了“黄金时代”,柏辽兹、威尔第、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纷纷前来指导演出,同时将欧洲经典作品引入俄国。

1886年,皇家芭蕾舞团和歌剧团纳入马林斯基麾下。如今马林斯基剧院已成为高雅艺术领域的一大标杆,集交响乐、歌剧和芭蕾演出于一身。

1910年《火鸟》服装设计稿

by Léon Bakst

斯特拉文斯基的父亲,曾是马林斯基剧院的一名男低音歌唱家,他自幼在学习钢琴的同时,能够得到充足的机会欣赏现场芭蕾和歌剧演出。

他8岁那年在马林斯基剧院,现场观看了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从此深深爱上了芭蕾这门艺术。在圣彼得堡,他跟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深入学习作曲。

1909年,他谱曲的芭蕾舞剧《火鸟》是其最初的杰作,故事取自一个古老的斯拉夫童话。拉赫玛尼诺夫观赏过首演后,忍不住高呼:上帝啊!这真是杰作!真是太俄罗斯了!

斯特拉文斯基曾将这部舞剧的音乐,改编成《火鸟》组曲,分有1911年、1919年和1945年三版,其中第二版最为经典,下面请欣赏音乐总监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绎这部交响组曲: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火鸟》组曲(1919年版)

I. 序奏  

II. 火鸟之舞  

III. 公主们的轮舞曲

IV. 魔王卡什切伊之舞

V. 摇篮曲

VI. 终曲  

The Firebird Suite (1919 Version) 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1)

指挥:余隆

上海交响乐团

演出录音时间

2017年3月17日

在二十世纪初,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德彪西等具有新潮理念的音乐家对其大加赞赏,圣·桑为代表的保守人士则对其冷嘲热讽。

令人惊讶的是,上海交响乐团早在1923年,就在梅百器的指挥下演奏过《火鸟》组曲,这在当时可谓是先锋之举。

《火鸟》组曲的交响乐配器,着实是新颖大胆,光怪陆离、旖旎绚丽,尤其是魔王的舞蹈,爆裂动感,令人新潮澎湃!摇篮曲幽静而富有神秘感,两段音乐形成强烈反差。

03

圣彼得堡爱乐大厅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圣彼得堡爱乐大厅

图源: austriacongress.com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之一,同柏林、维也纳等名团一样,它也是在当地爱乐协会的推动下组建诞生的。

1802年,圣彼得堡爱乐协会成立,致力于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并引进欧洲杰出的作品。三十多年后,一栋古典主义风格的爱乐大楼建立起来,里面的音乐厅是俄罗斯重要的文化场所。

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马勒、柴可夫斯基和“强力五人团”等当时最伟大的音乐曾在此指导演出。苏联时期,乐团曾被更名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19世纪初埃斯特哈齐宫的景观

by Albert Christoph Dies

1937年11月21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由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场观众欢呼鼓掌长达半小时之久。

这部作品是肖斯塔科维奇人生的一大转折之作,前一年,斯大林在观看了其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在首演时愤然离场,使其深陷危机。

《第五交响曲》被视作肖斯特科维奇的“赔罪之作”,但表面上摇旗欢呼,分析其中的音乐动机又暗含讥讽和嘲弄,在情感层面,这部作品十分复杂,也因此格外迷人。

这部作品,非常考验乐手独奏能力以及协调性,对指挥家而言,如何处理声部之间复杂的情绪关系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下面,我们来欣赏音乐总监余隆与上海交响乐团的精彩录音: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47

I. 中板

II. 小快板

III. 广板

IV. 不太快的快板

1. Moderato 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2. Allegretto 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3. Largo 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4. Allegro non troppo 上海交响乐团;余隆 - Great Recordings (Vol. 2)

指挥:余隆

上海交响乐团

演出录音时间

2013年9月13日

还记得2019年,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之旅中,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精彩演绎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收获了国外乐评界的一致好评。

The credit actually should be EIF/Ryan Buchanan

这部交响曲,它情感浓郁、力量充沛,其中有着振奋人心的激越节奏,也有着感人泪下的抒情广板,它幽默诙谐,却也笑中带泪。这部杰作,一直以来是上海交响乐团重要的保留曲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