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莫名情绪低落?你可能需要这个小办法

 不忘初心证菩提 2021-02-15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发脾气?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情绪。

朋友小陈,最近因为一件小事,非常懊恼自责:

周一早上,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女儿还在一边吃饭一边玩积木,丝毫不慌的样子。小陈特别着急,在一旁一直催。

孩子不懂事就算了,丈夫还在一直陪女儿玩,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心情。

说了两三次无效之后,小陈的火气一下就上来了,控制不住对丈夫女儿一顿吼。

这两天,女儿不再亲近自己,丈夫和自己生闷气,本来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变成了冰窖。

小陈和我聊起这件事情时,语气里也是充满了自责:

“我为什么这么大人,总是控制不住情绪,发脾气的时候,被愤怒控制,现在被内疚感控制。”

也许很多人都像小陈一样,渴望控制情绪,却经常反过来被淹没在汹涌的情绪中。

事实上,“我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念头,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处理自己的情绪,还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面对情绪,我们可以怎么做?

究竟怎样的方式,才是好的情绪疗愈呢?

先讲个故事,有一个来访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焦虑情绪困扰:

做事容易紧张,害怕自己做不好,否认自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常常因为压力失眠

在做叙事疗法中的【外化练习】时,她把焦虑比作“小偷”,总是蹑手蹑脚窃取她的安全感和内在的平静。

完成这个比喻的瞬间,她长舒了一口气。

好像终于把“焦虑问题”这个卡在喉咙中的骨头吐了出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自在和舒畅。

这一外化过程,实际上是在把“我”和“情绪”问题分离。

过去的她觉得:“我是一个焦虑的人,我没办法改变”。

深陷恐惧和无力。

而现在的她认为:“我一些事情没有做好,是因为「焦虑小偷」在影响我。”

充满了对情绪的掌控感。

后来,她结合正念、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流派的练习,这个不断觉察情绪变化的过程,化解了焦虑对她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她守卫了内心的安全感。

更奇妙的是,当她心态变得轻松,很多生活的难题也都变得迎刃而解。

疗愈情绪,是对自己松绑

其实,情绪处理的误区,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很多人鼓吹的“戒掉情绪”:

如果你的喜怒哀乐太明显,就表明你不够成熟,不够强大。

但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一种“隔离”,久而久之,情绪

要么像火山一样向外喷发,伤人;

要么向内开始攻击你的身体,伤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