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 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牛市。 2月11日-17日,3天的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0亿元大关。 仅大年初一这一天,电影票房粗报17.36亿元,观影总人次超过3450万,不仅创下中国影史单日总票房、总人次新纪录,还刷新了全球纪录。 其中,《唐探3》以22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第一。 虽然评分即将跌进5分区,但票房却一直处于碾压态势,成为中国影史最快破15亿票房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8亿,位居第二。 作为春节档第一匹大黑马,它的口碑一直稳升不降。 豆瓣评分已经逆升到8.3,成为唯一一部8分以上的春节档电影。 总票房,时间截止于2月14日 1:14:16 除了这两个巨头,其他几部电影就惨淡许多。 尤其是,追光动画出品的《新神榜:哪吒重生》。 预售倒数第一、总票房倒数第二。 排片量只有区区的3%,根本冲不破巨头们的垄断。 上映3天,票房刚过1亿,竟然干不过两只熊、一个光头。 唯一可以慰藉的是,口碑十分坚挺。 豆瓣评分在7.4-7.5之间波动,稳定口碑榜第二位,仅次于《你好,李焕英》。 在上映之前,影探曾推送过一篇预测文章,认为它必然会出现口碑分化的现象。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种争议十分尖锐。 欣赏的一方认为: 它,爽、酷、燃、帅;改编大胆;解构神话;惊喜之作。 批评的一方认为: 它土掉渣,故事文本烂到家,清一色网红脸,纯蹭IP热度。 五星对一星,各有所爱 它不完美,存在争议在所难免。 只不过,不偏激、不全盘否定的辩证认识,才是评价一部电影应有的姿态。 二刷之后,我决定好好谈一谈它。 长处,我们肯定。 短板,我们不藏着掖着,客观地批评。 《新神榜:哪吒重生》 2021.2.12 注:下文有剧透!有剧透!有剧透! 一、不一样的哪吒 谈到《哪吒重生》,绕不开的作品就是彩条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前一后,题材撞车。 太惨,太巧。 《哪吒重生》是跟风蹭IP?蹭热度? 实际上,当《魔童降世》上映的时候,《哪吒重生》的制作进度已经到了一半多。 按导演赵霁的说话,饺子还曾看过《哪吒重生》的制作。 至于,跟风一说,导演早已经累觉不爱。 “挺冤的,真没跟风。我们清楚,不可能会超过《魔童降世》的票房,连想都不用想。 一开始会有压力,后来就慢慢释怀了,毕竟两部电影差别挺大的。” 弄清楚题材撞车的真相之后,我们接着往下唠。 >>>>孙悟空,灵感的来源 一开始,追光团队曾试图拍一个忠实于神话的《哪吒闹海》。 一成不变的翻拍,实属自讨没趣。 于是,赵霁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身上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 神话故事里,孙悟空与哪吒是同根同源,同为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的女娲补天石。 一块遗落在花果山,孕育成石猴;一块化为灵珠子,经太乙真人之手,转世为哪吒。 这一组拥有血缘关系的人物关系,在《西游记》里没有太多的刻画。 《大闹天宫》 为此,导演来了一个脑洞—— 放在现代这个语境下,孙悟空和哪吒会碰撞出什么不一样的火花呢? 按照这个思路,《哪吒重生》的轮廓出现了。 经过3000年的轮回转世。 哪吒,从一个身穿红肚兜、顶着丸子髻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机车爱好者、狂野青年李云祥。 取经归来的“斗战胜佛”孙悟空,隐藏身份,躲在人间。 化为神秘面具人,暗中帮助哪吒,助力他的元神与肉身合二为一。 >>>>东方朋克+机械金属 《哪吒重生》的发生地不再是陈塘关,而是一座虚拟城市——东海市。 这是一座后现代风格的城市。 包罗万象,融合了东方的内敛和西方的张扬。 整个城市分为平民区、富人区、无人区、三不管区、工业区。 每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风格。 李云祥居住的贫民区,就是老上海的设计风格。 弄堂、老街坊…到处可以看到中式的传统建筑。 贫民区医院,将只建了一半的大佛像、镇水寺、铁架楼梯。 中西混搭,造就了一种独特审美的风格。 “自来水大鳄”德兴集团的龙王和三太子生活在富人区。 那里采用了西方装饰艺术风格,还原了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曼哈顿风格。 孙悟空的私人住所则是融合了京剧、蒸汽朋克风格。 中西混搭,别有一番风采。 ![]() 除了城市本身的朋克感,人物角色设计都使用机械金属等硬核元素,往朋克风格靠近。 被抽了筋的三太子敖丙,已经换上了钢铁龙筋。 ![]() 没有了乾坤圈、风火轮、火尖枪等宝物。 李云祥向钢铁侠学习,自己当起铁匠,给自己打造了一套金属战甲。 ![]() 东海龙王的手臂,效仿终结者,变成了黄金手臂。 ![]() 彩云姑娘,类似于《王牌特工》里的刀锋女。 机械手臂就是一把攻击杀人扇。 ![]() 从三太子的口中,我们知道,东海市已经被四大家族控制。 除了德兴集团的德家之外,还有利、松、顺三大家族乱斗。 从张贴的广告来看,利家应该是控制着石油。 只可惜,这些细节只能作为彩蛋,都没有细细展开。 甚至连三不管区、无人区等核心地区都没有做一个详细解释,只是带着观众走马观花地过了一遍。 如果不查看花絮,根本不知道东海市分为这么多的功能区。 虽说,这是封神宇宙的第一部作品,细节是为接下来的作品做铺垫。 但是,不考虑观众的感受,让其锻炼眼力去挖掘这些稍纵即逝的细节。 太费心力了。 ![]() 二、故事不行——国产动画的短板 打斗场面应接不暇、视觉效果炸裂、金属摇滚乐燃爆... 这是看完《哪吒重生》之后,最直观的感受。 电影一开场,就以一场精彩的飙车戏先声夺人。 这场飙车大戏,犹如《头号玩家》《死亡飞车》的混搭,直观地引出了充满朋克元素、金属机械感的东海市。 再配上《伦敦生活》《米兰达》式的间离效果,让我们与桀骜不驯李云祥直视交流。 如果你是颜值党,或许立马被这个远看像、近看像眉毛小吴的帅哥圈粉。 ![]() 水母怪、鱼怪在荒漠追杀李云祥。 重型机车追逐改装机车,感觉是《疯狂的麦克斯》重现江湖。 ![]() ![]() 上图《哪吒重生》;下图《疯狂的麦克斯4》 大战机械虾兵蟹将、蛟龙翻起海啸水漫东海... 每一个视觉特效镜头都非常震撼,处处写着“烧钱”二字。 ![]() ![]() 宏观上雄伟大气,细微之处也做到精致。 三太子的钢铁龙筋、李云祥皮革手套的褶皱纹路、孙悟空的刺青图案、龙海龙王呢子大衣上的绒毛... 这些细节都彰显出,追光动画的品质。 ![]() 特效夸完了,我们该说一说毛病了。 它延续了国产动画的老毛病,故事文本依旧是短板。 >>>>反派设计过于简单化 反派们,表面上看似很牛逼,实际上一个比一个菜。 水母被烧熟,鱼怪变成烤鱼,夜叉烧残成蛤蟆。 三太子的钢铁龙筋一撕就掉。 手持那英亲传的闪电技、兼容毒液黑色共生体,外加一枚LOL药水龙珠,集三技于一身的龙王,瞬间被秒。 编剧这么偏心,这仗怎么打? 怎么打,都是哪吒躺赢。 ![]() ![]() 上图:东海龙王;下图:那姐 >>>>主角的成长全靠外挂 反派早早下线,李云祥犹如开挂一样,疯狂成长。 他内心世界的转变,非常套路,非常简单。 全依靠身边亲人的去世、受伤。 邻家小妹喀莎丢了一只腿,和事佬哥哥受伤住院; 在阳台吃瓜的老爸被钢管穿刺而死,暗恋已久的苏医生被绑架… 不想成为灾星,最后也变成了灾星。 ![]() >>>>燃爆的口号,没掀起情绪的高潮 《哪吒重生》主要讲了一个事情,即: 让李云祥的肉身与哪吒的元神合二为一,哪吒完成重生。 为此,李云祥被赋予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象征着无产阶级的他,要对抗资本主义大财阀东海龙王一家。 这个任务,是3000年以来,无法违抗的宿命。 ![]() 但是,肉身与合体的原理,电影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只看到,元神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任性而为,随心所欲。 “杀戮时候,元神就出来,拯救世界的时候,它就不出来。” 难道说,是因为哪吒只认杀戮,不再怜悯人间? “你不是哪吒,也不够哪吒。” 李云祥是一介凡人,如何才能够“很哪吒”呢? ![]() 最后,电影只好借助孙悟空之口,打着哑谜。 这些谜一样的说辞对叙述没有多大的帮助。 眼看着整部电影即将达到高潮部分。 这些疑惑,将观众的注意力全部拖入到“我是谁”的哲思里。 当李云祥小宇宙彻底爆发,说出最燃的一句台词—— “我是谁,用不着你来说;我是谁,做给你看”。 全场鸦片无声,一头雾水,满脑子疑问。 不得不说,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相比,李云祥的口号太弱,完全没有把整部电影推向最高潮。 简而言之,不够燃,不够爆。 ![]() 这年头,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进步。 技术不是万能的,特效代替不了剧本内在的逻辑和精神。 我们既追求视觉特效的精致骨架,也在乎故事文本的血肉之躯。 当《白蛇:缘起》上映之后,追光动画就意识到自身讲故事的水平挺差劲。 此次制作《哪吒重生》,团队下了苦功。 据导演介绍,头两年的时间,他们把精力都花费在打磨故事上,即便在制作的后半段,依旧在调整台词。 可是,成品出来,为什么故事文本还是经不起考验、出现重大事故呢? 难道,追光动画天生残疾,一只腿长,一只腿短? 难不成,这就是国产动画永远摆脱不了的短板了吗? ![]() 从《哪吒重生》开始,追光的封神宇宙已经正式打响。 《白蛇2:青蛇劫起》《杨戬》《哪吒重生》续集等作品都陆陆续续问世。 要想票房有所作为,不能只靠视觉特效来撑场面。 更不能靠沐浴更衣、傲人曲线等软se情来打擦边球。 只有特效和故事文本齐头并进,才会大有作为。 追光动画,请努力吧! ![]() 左图:《白蛇2:青蛇劫起》;右图《新神榜:杨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