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与麻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痛是疼痛痛苦,麻木则是麻与木的结合。麻,似有弱电流过,按也按不到,搔也没处搔。麻到极致就是木,像木头一样没有知觉。 没有充足的血液濡养,会造成麻木感。而气行血行,故而气虚不能运血,是造成麻木的重要原因。 若是这种麻木感在手上,面上,清代名医陈士铎建议采用助气解麻汤,此方出自《辨证录》卷二。 组成:人参3钱,白术5钱,黄耆5钱,麦冬5钱,当归2钱,荆芥2钱,乌药8分,附子1分,柴胡8分,半夏1钱。 为啥请来这十位大将? 既然助气,人参和黄芪两大补气要员一定要请,因麻木感在手上面上,故以偏固表气的黄芪用量多些,而偏固五脏气的人参用量少些。 助气的过程,除了补,还需清除造成气虚的敌人:湿与痰。这俩只要达到一定体量,那可要憋死气机。 湿与痰均为阴邪,需用阳气来化。而脾运则痰自化,湿自除,气血也得生化。所以升脾阳的白术一定要请。 白术与人参黄芪相配,可令补脾运脾之力更强。 白术运脾时还有两个助手:麦冬和半夏。 麦冬润肺生津,清心除烦。半夏燥湿化痰。白术、麦冬、半夏相配,白术补脾阳,麦冬润肺阴,半夏和胃气,由此祛痰而不伤津液,可将运转脾胃这件工作进行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上药正向补气生化气血之后,顺气降逆,散寒止痛,通邪滞诸气的乌药上场。它气雄性温,疏散宣通,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同时还能温肾除寒,助白术人参提升阳气。 可引导走错路的气机往下离开,不要再在体内捣乱。 当归在气机理顺之后,再补血和血搭上气行的顺风车。 附子辛甘大热助阳,通行十二经,既能助人参温补元阳大扶先天,又能助白术运脾阳大益后天,且能助心阳运行心血,助当归补血和血。一分的用量,就像脚尖轻点踩油门,助运血行至病所。 柴胡亦是升阳之良将,能疏肝升阳,肝藏血,故又能宣畅气血。可助附子温阳疏肝条达气机,将油门踩的顺畅。 上药助气行血,助的正是阳气。阳气一到,阴邪消散,病气无踪。而面部,尤其是阳之所见处。 剩下一味荆芥,辛温,能散风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部不舒。是头面病症的优选。这是为面部麻木专请一味来负责了。
十位良将相会,以水煎服,可令气运血行,共治手麻木面麻木之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