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家园!地球是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 芦 苇 郭小峰 一遍遍抚摸坚硬的苇茬 阳光垂下一根根丝线 一点点钓出细弱的嫩芽你吮吸滩涂的精华 在遥看近看中长大 长成蕴藉诗意的浅草 却没有马蹄敢来践踏攀附着季节从春到夏 在风雨里摸爬滚打 茎叶向着天空疯长 根须向水土里深扎终于闯进自己的江湖 牵手伙伴站成了青纱 青纱里长出了茂盛故事 有英雄 土匪 诗人 作家秋天你穿上金色铠甲 头顶举着银白的芦花 西风翻卷起层层波浪 绘就人间美丽的图画冬季里割苇苦累交加 脚穿靰鞡冰雪上打滑 右手挥刀 左手搂苇 脖颈掉落凉凉的冰花苇编艺术品精巧别致 苇制的纸张细腻光滑 苇席铺遍天下的火炕 温暖了古今多少人家人们的目光因你明亮 丰富的情感为你生发 古籍中有你灼灼其华 你就是诗经里的蒹葭 这里是河的尽头、海的边沿、陆的起点,这里有河的风采、海的神韵、陆的魂丽。在辽河入海的地方,在中国最北海岸线,有一座年轻的滨海城市,这就是盘锦。辽河两岸浩瀚的苇海一望无际,宛如绿色之海。这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被誉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在这面积达一百二十万亩的苇海中,鹤舞鸥鸣,珍稀鸟类比比皆是。每年初春,候鸟回迁,广袤的湿地即刻成为“鸟类天堂”。湛蓝的海水、金色的稻浪、碧绿的苇海、火红的海滩和黑金石油,构成绚丽多姿的五色盘锦。2021年2月8日,拍于盘锦市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予分享,敬请指正!文须雀(学名:Panurus biarmicus),鸟纲,雀形目,鹟科,文须雀属,小型鸟类,体长15-18厘米。嘴黄色、较直而尖,脚黑色。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侧尾羽白色。雄鸟头灰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并向下与黑色髭纹连在一起,形成一粗著的黑斑,在淡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下体白色,腹皮黄白色,雄鸟尾下覆羽黑色。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与草子等。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
 文须雀前额、头顶、头侧淡烟灰色或灰色,前额、头侧和耳羽通常较淡、呈灰白色或淡灰色,眼先、眼周黑色并向下经颊沿颧区延伸形成一簇髭状黑斑。背、肩、腰等上体淡棕色或赭黄色,肩较棕褐,尾上覆羽粉赭黄色或淡粉紫色。

 尾较长、呈凸状,中央一对尾羽最长、赭黄色或棕黄色,外侧尾羽依次逐渐缩短、红棕色或红赭黄色、具灰色或灰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先端和外翈白色,基部和内翈黑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头不为灰色而为灰棕色,眼先不为黑色而为灰棕色,眼下和颧区亦无黑色髭状斑。其余均和雄鸟相似。虹膜橙黄色,嘴亦为橙黄色或黄褐色,脚黑色。










 食性: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与草子等。繁殖期间以昆虫占优势,其他大部分时间则多以芦苇种子和草子为食。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不时地在芦苇丛间跳跃或攀爬在芦苇秆上,尤其喜欢在靠近水面的芦苇下部活动,并不时发出‘吱、吱、吱’的叫声,因而常常容易听见叫声而难以见到鸟。
 中国分布: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及东北北部的夏候鸟,在东北南部及河北为冬候鸟,数量较多。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文须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种群数量局部地区较普遍。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