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熬夜与不熬夜的人,五十岁以后,差别越来越大

 布衣粗食68 2021-02-17

01

前天下午,同事老李去住院了,令人诧异。

在我们单位,老李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领导时不时表扬他,一年十二个月,起码有四个月被评为优秀员工。

老李今年五十三岁,主要从事产品研发工作,平时也会帮领导写一写总结和汇报材料。从工作上来看,老李是多面手,对哪个岗位的事情,都了如指掌,都做得好。

因为工作很多,老李常常熬夜。老李熬夜的时候,还喜欢发朋友圈,来一张带着黑眼圈的自拍照,加上一杯咖啡,就成了朋友圈里的“美图”。

有一次,我和老李聊到了熬夜的话题,老李说:“白天工作很忙,静不下心来,我没有办法研究产品,只能到了晚上,我慢慢琢磨,才能有灵感。”

我说:“老李,熬夜对身体不好。”

老李说:“我曾经看了一段这样的话: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于是就有了'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之类的美文。”

哎,我真的佩服老李,把熬夜都说成了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是痛苦的事情。

言归正传,老李最后还是因为熬夜,身体垮了。

其实,熬夜和不熬夜的人,五十岁以后,差别越来越大。人过五十,人生就真正进入了下半场,不再是年轻小伙子了。以前的坏毛病带来的后果,也慢慢显现出来了。

02

人过五十,身体垮了,想起来都害怕。

五十岁的人,一晃就退休了,就是老年人了。如果身体垮了,那么一切都垮了,不仅自己受罪,还会拖累儿女。

住在我们小区的李大爷,今年五十八岁。因为身体原因,他五十五岁就退休了。

李大爷家里很有钱,在小区门口买了两间门面,每个月租金就有五六千。他还有两套房子,买了二十多万的小车。

本来,他这个年纪,应该到处看看风景,和家人一起过幸福生活。可是,他却隔三差五往医院跑,一家人都围着医院转,在他的眼里,最美的风景,大概就是出院的时候,看到了蓝天白云。

李大爷的病灶,多半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习惯不好。他抽烟很厉害,酒量也不错,喜欢去夜宵摊。

以前,李大爷常常在小区里,炫耀自己:“我啊,昨天和朋友一起吃宵夜,凌晨四点才散伙。那会,都有人来扫大街了。”

其实,李大爷还有摆夜宵摊的经历,夫妻两个人轮班摆摊,妻子管上半夜,他管下半夜。

人过五十之后,只要身体健康,哪怕钱少一些,都会很幸福。到了这个年纪,孩子长大了,自己也慢慢退出职场了,如果自己当老板,也可以把事业转交给儿女了。

人过五十之后,应该享享清福了。身体好,人生的下半场,才不会那么狼狈不堪,不给儿女添麻烦。

03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会熬夜,赚钱有方。

人过五十,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不是因为五十岁之后,惹出了什么大麻烦,而是五十岁之前,就有了“征兆”。

那些厉害的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努力奋斗,但不是天天熬夜加班。

有人说:“熬夜是因为工作还没有做完,赖床是因为真的不想去上班。 ”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早上不想起,夜里不想睡,也睡不着。

作为成年人,生活的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聪明的人,懂得卸下压力,好好休息。能够早睡早起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压力,而是他懂得了“严格自律”。

一个人,越自律,越自由。每天把时间碎片化,然后把一分一秒都利用起来,白天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完,下午准时下班,如果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都不会熬夜加班。

同样多的时间,厉害的人,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要以为,年轻的时候,熬夜加班了,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并没有什么可怕。

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熬夜加班赚钱,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也是最糟糕的一种。

如果你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是要占用夜里的时间,或者你有不好的习惯,总是要夜里很晚才休息,你就要反思自己,看看你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你的对人生的认识,是不是误解了?

你要相信,每天准时上下班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那些从不熬夜,还能赚很多钱的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04

安度晚年的你,一定会感谢曾经不熬夜的自己。

五十岁之后,你考虑了如何度过晚年生活吗?人老了,最大的依靠是什么?

有人说:“你必须健康,不给别人添麻烦。”

一个家庭,往往因为有一个病人,全家人都跟着遭殃。儿女不得不常常请假,照顾家里的老人;老人常常叫苦连天,感觉日子过不下去了;亲戚朋友都会看不起“病痛交加”的家庭。

人这一辈子,除了努力奋斗,还有诗和远方!不要上半生拼命赚钱,下半生住在最贵的医院。

赚钱,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保重身体。身体好,精力旺盛,才有赚钱的“源动力”。

当然,并不是说,熬夜一两天,一个人的身体就垮了。任何病灶,都是日积月累的,需要在平时引起重视,需要坚持锻炼身体。

戒掉熬夜的习惯,你会发现,人会变年轻,心情会变好。在变老的路上,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好好睡觉,真的不是小事。

好好睡觉,一大早醒来,阳光正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