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对后备母猪限制饲养,原来我们都做错了

 养猪老刘LDW 2021-02-18

学过养猪的都知道这样一个技术手段,那就是后备母猪到达一定体重和日龄后要限制饲喂量,以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在最适宜的体重阶段发情配种。

这项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母猪在不限制的情况下,六月龄时体重就可以达到110-120公斤体重,到八月龄时可能达到150-160公斤,这个时候再配种的话,体重确实太大了;而且自然生长的后备母猪很可能过肥,更不利于充分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

许多猪场也是机械地按照这个思路对后备母猪进行限制饲养,最后却得到了并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母猪月龄和体重很大了,却不出现首次发情现象;有些母猪甚至到150公斤以上,都没有出现发情,被迫淘汰,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后备母猪早期生长速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导致月龄很大了但体重却较轻,而且体格偏瘦;如果这时再继续限制饲养,就会导致母猪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营养不良,再加上长时间在舍内饲养,缺乏光照刺激等,自然不会正常发情了。

学过蛋雏鸡培养的人都知道,小雏鸡在培养时,都会对初期生长发育设定一个指标,必须在多大日龄达到多少体重,否则会影响以后青年雏鸡的限制饲养方案的执行以及终生的产蛋性能;后备母猪和蛋鸡的道理也是相同的,也必须是前期生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可以实施限制饲养。

几十年前,我国在养猪方面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头胎母猪所产的母猪不能留种,原因是头胎母猪个体小,奶水要比经产母猪差,不但小猪出生重小,而且哺乳期间母猪奶水少,生长发育会一直落后于其它仔猪;而且过去的饲养条件比较差,最后的结果是母猪到该配种的时候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达不到正常母猪的要求。

现在养猪,不论是种猪场还是自留种猪,都放弃了头胎母猪所产仔猪不留种的说法,他们更看重利润;因为如果头胎母猪产的母猪不留种,而一头母猪只产五六胎的话,种猪场的利润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自留种猪,往往是人们并不清楚这个道理;最后的结果是不论哪个胎次,只要是母猪就会留种,最后的结果是月龄到了但体重不一定能达标。

后备母猪限制饲养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执行的时候,必须要清楚自己的母猪是否体重达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清楚每头母猪在不同的日龄要达到多少体重;购买种猪时,一定要场家配备出生记录,而自己选留种猪,更要重视这一点,从生长发育快的母猪中选留。

以后养猪,将会进入拼细节的时代;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养猪的效益,甚至影响到养猪的成败;所以,要尽早树立科学的养猪理念,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文所述的后备母猪限制饲养,不但要灵活把握,而且还要考虑配种前是否采用短期优饲,或者另外补充营养;配种前采用短期优饲,可以明显提高母猪产仔数,这是早已成熟的技术;而且另外添加一些对繁殖有利的养,同样会提高母猪产仔数;据一些猪场反映,在后备母猪配种前两个月,使用促进繁殖的添加剂——“母康宁”,母猪不但能够正常发情配种,而且产仔数增多,胎儿活力更强。

每一项养猪技术,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精华;但每一项技术措施,也都是有一定的先决条件的;如果忽视了这些先决条件,而机械地使用先进技术,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结果,而且还可能伤害母猪,最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