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了 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国科学院 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 今年还有一位来自德州的候选人 快来了解一下! 随着科研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很多传统行业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发生了变革,其中就包括了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各个行业。来自青岛大学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夏延致教授,就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成为了这样一股推动纺织行业发展和变革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1987年初,年仅25岁的夏延致开始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也迈出了成为纤维新材料领域巨擘的第一步。 1989年,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高分子型阻燃剂的概念,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验,最终于1997年顺利地抽出了第一根'丝'——成功研制出阻燃聚酯纤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目前国内95%以上的阻燃聚酯纤维及纺织品是在这一技术基础上生产的。这一研究成果,确立了他在阻燃纤维领域开拓者或奠基人的身份,他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紧接着,他又用了7年的时间抽出了第二根'丝',在国内首次成功进行无机纳米阻燃粘胶纤维中试及产业化生产,为阻燃纤维增添新的品种,使得阻燃纤维在国内形成了系列化产品,解决了阻燃聚酯只阻燃,不抗熔融,产品只能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场所的问题,满足了军队、消防作训服和老人、儿童、病人等特殊服装加工的需要。以此为内容的国家863项目于2005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 鲜花和掌声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夏延致的目光并未在所获得的荣誉上做任何停留,而是选择继续用科学的思维和态度,追寻更远处的目标。 2013年7月18日,夏延致领军的科研团队承担的 '海藻资源制取纤维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来自海洋技术、化学纤维、纺织材料等领域的专家组技术验收。该项目被列入海洋技术领域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这标志着第三根'丝'也被顺利地抽出,海藻生物纤维正式成为纤维家族的新成员,海洋服装悄然走进人们生活。 通过开展'海洋生物多糖——海洋纤维——海洋生物基制品/纺织品'全链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产业化的融通创新,打造海洋生物基纤维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海洋强省'战略。 技术的攻关给企业带来的是转型升级和利润增长。虽然海藻纤维制衣,从纤维提取到后续纺织,都需要大量新技术的支持,由它制成的衣服价格也会根据含量有所上涨,但是较高的穿着舒适度和抗菌性能,使得产品在上市之后,就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同时海藻纤维作为一种颠覆性的纤维材料,需求非常大。'今后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夏延致对海藻纤维市场充满了信心。 夏延致教授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更是一名播撒下希望种子的教育工作者。当谈及'学生在材料学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这个问题时,他这样说道:'在中国,你们这一代人已经不需要关心生存问题。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尽早做好准备,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努力实现精神追求。而充实自己的过程中,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你们也要稳抓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并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