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欺负我们的同学,都好好长大了……

 今天看好戏 2021-02-18

那些上学时欺负我们的人,长大后有可能变成了职场霸凌者

当年欺负我们的同学,都好好长大了……

by 夹生饭

民生银行男高管骚扰女下属并且逼其离职的事件还未落幕,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也浮出水面。


相同的是,都是恃强凌弱,践踏道德底线,给他人造成直接的伤害和精神上的痛苦。

不同的是,男上司玩的是成人手段,凭着其掌握着女下属的前途和利益,“文质彬彬”地利用手段逼迫女下属与其开房;而校园里的未成年畜生会往同班同学的头上扣装着屎尿的垃圾筐。

相同的是,直属单位都袒护加害方。

出事之后,民生银行开除了女下属护住了男高管。

而中关村二小反而指责被欺负的孩子家长给自己学校抹黑。

不同的是,被开除的女生哪怕一直是得不到转正的“临时工”,也保留着拒绝的勇气。

而上小学的孩子躲不过屎尿筐,为了洗掉污秽和臭气,用厕所的冷水一遍遍地冲洗头和身体,一路瑟瑟发抖地回到家。

相同的是,民生银行的年轻女“临时工”和上小学的孩子遭受了1~2年的不定时欺负。

不同的是,各位父母听到校园欺凌还能拍案而起,而类似于民生银行的职场骚扰常被很多人臆断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相对于保护受害者,我们更愿意去原谅加害者

对于加害者,有人会自动给他找借口:

他还小

受害人又没死,心理痛苦不算痛苦

对于受害者

假如受害者一直忍受,那么很多人的态度是这样的:被欺负是你无能,为啥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假如受害者把这件事捅出来,那么很多人的态度,正如民生银行和中关村二小管理层,是这样的:你为啥把这件不光彩的事说出来,给我们学校我们单位抹黑。

减少伤害的前提是,承认伤害是存在的

“只是小孩子之间打闹”

“微信骚扰不是实质骚扰”

“他/她还小,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一出事就粉饰太平,假装霸凌事件不存在。既然人人都说没有发生霸凌事件,天下太平,何来修正?即使我们全都假装伤害不存在,心理上的痛苦也会影响受害者终身。有很多网友匿名诉说过自己童年时期被欺负的往事,最令他/她们愤恨的是,当年撕掉他们的书本、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自己、还揍过他们的同学,活的仿佛阳光使者,而被害的人却在自卑和恐惧中度过了很多年。

受害者冤屈未有昭雪,而加害者早已忘掉了自己作过的恶,大摇大摆肆无忌惮。拒绝承认伤害存在的社会,不但滋生了恶,还养大了恶。

面对欺凌,说”不“

有时候欺凌是从一件很小的事开始的。校园里的欺凌,很多都是循序渐进的,从起一个难听的外号,到强行抄你的作业,再到支使你跑腿,然后到动手、索要钱财。只要你能忍,欺凌者就会放心地在这个”安全范围“内欺负你。

假如你的孩子受到了欺负,你可以:

  1. 告诉你孩子,打回去。小孩子之间就是丛林社会,在法律管不到的范围内,以暴制暴也是一种方法。

  2. 广交朋友。让孩子多交些朋友,才不容易落单被欺负。

  3. 跟老师多沟通。孩子在学校家长的眼睛又看不到,老师更容易发现。

而民生银行的男上司,作案手法如此娴熟,绝不是第一次。他骚扰了一个女下属,没人举报,所以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抑或是,这个公司的关系本来就不干净,男上司性骚扰女下属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高层之间互相包庇。

假如遇到职场欺凌,你可以:

1. 收集证据。对方骚扰、欺凌你的证据千万不要删掉,记得备份成一个证据大礼包。

2. 坚定地申明立场,不要犹豫不要圣母。纵容了一次等于默许了对方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

3.根据力量对比选择合适的方式揭示这件事。比如这个女孩儿在辞职后把这件事公诸于众就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我们天然享有不被伤害的权利,无论对方是谁。只这一个女孩儿说不,力量很微小。不仅受害者要说不,整个社会都不应该沉默,不做冷漠的看客。

当初他们杀共产党,
我没有作声,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


后来他们杀犹太人,
我没有作声,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
我仍然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
当他们开始对付我时,
已经没有人为我讲话了……

为了响应公众号今天的定位,推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和一本书,都是和欺凌有关的。

电影:《熔炉》

欺凌、虐待、性虐待、强奸……故事非常沉重,但是它好在改变了现实社会中韩国的法律。


书:  《濒死之绿》乙一著

小学教师带领全班同学欺凌班上的一个男生然后被反杀的故事。


日剧:《Life人生》

女高中生和朋友联合起来,愤而反击霸凌者和冷漠看客的电视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