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蛙在井中观天,娃在题海泛舟

 堪寻 2021-02-18

井中观天小 题内视界大

真题展示


1.(2009成都)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 丰富的物理知识。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①“潭清疑水浅”;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坐井观天,所见甚少”;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能够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释的是____;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____。(均填序号)

2.(2010荆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3.(2011河北)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1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________,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②  ③  2.A  3.如图2所示;光的折射;变大

模型揭秘


看了上面的中考真题,同学们一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在哪儿见过。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P72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试题研究:很明显,本题就是以上三个中考题的“原型”。在本题中,基本的考点是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实际现象。青蛙看到井上天的视野范围取决于进入它眼中光线的范围,而这个“范围”是由井沿的高度和青蛙眼睛的位置决定的,即“井底之蛙”观察到的井外范围是由两条边缘光线(井沿与蛙眼的连线)所成夹角的大小决定的。在作图时,要明确是光线从井外射入蛙眼,而不是光线从蛙眼射到井外。

参考答案:因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当井外光线进入井中时,来自距井口较远的光线会被井沿挡住,只有距井口较近的一部分光线进入井中,所以“井底之蛙”看到的“天”比较小。图示如图2所示。

延伸拓展

 

在真题1和2中,只是考查了这一现象中蕴含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不同的是题型发生了变化;真题3综合,将填空与作图融合在一起,并且拓展了考点,加入了光的折射的内容。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这一素材,可以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拓展一:考查成语、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1.我们常说井底之蛙是“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其实这里面蕴含着一定物理知识。下面成语或俗语,与其蕴含的物理知识相同的是 (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D.一个巴掌拍不响

拓展二:考查故事情景中蕴含的知识

2.如图1所示,在一个干枯中的井中有一青蛙。假定青蛙位置不变,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蛙看到“天”是因为蛙眼发出的光射到天空

B.青蛙看到的“天”和井口一样大

C.青蛙看到的“天”的大小与井的深度无关

D.井口有水后,青蛙看到的“天”会变大

拓展三:考查用作图法表示视野的变化范围

3.“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4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1.B 2.D 3.如图5所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