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河畔的千户苗寨 ——2019贵州行之六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离开镇远古镇,我有些依依不舍。古镇的幽静古朴散发着无形的魅力,倘若有机会,我想我还会再来的——虽然没有人在镇远等我。

上车后,ZL女士的“看来要把狗照下来还真不容易呢!”成为话题的中心。ZL女士反复强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景忠这是在自虐!CEO补刀,一人自虐,全车快乐!老朱抓住了这个机会攻击我,并在那张照片上弄上去四个字:老人与狗。我使出了杀手锏,要与朱夫人聊聊“67个字”的内容,老朱这才闭嘴。CEO则是挑起一波,未及平息,再挑起另一拨。后来我和老朱形成共识:海峡两岸只有一个中国,不搞分裂,一致对外。CEO说,老朱不要上当,景忠只是“停止炮击一天”。可怜的老朱却立马上当:“我算看透了,你俩都不是好人。”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


2013年7月,我曾到过这里,当时的日记中写的是“印象一般”。这次算是故地重游了。故地重游的结果是,“西江千户苗寨”由“一般”降到了“一般以下”。

西江苗寨位于黔东南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有超过千户的人家在此居住,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苗族聚居村寨”这几个字的分量可不轻。贵州绵延的山地,交通闭塞,苗族各群落往往是错落分布,支系碎小,沟壑之隔,来往不便。千户苗族人家连绵成片,实属罕见。

贵州省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被称为“石头上的省”。发展旅游业便成为决策者的首选。而千户苗寨独特的资源自然备受重视。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便是在西江千户苗寨召开的。从那次会议后,千户苗寨进入了“大开发”时期。大开发如果科学决策,稳步实施,注重保护,提升内涵,当然是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如果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舍弃文化、哗众取宠,就无异于买椟还珠了。不幸的是,千户苗寨的大开发属于后者。

客观地说,作为旅游资源,千户苗寨是独一无二的。

一千多户的苗族人家聚居在山坡上,白水河由北向南,绕着寨脚,缓缓而过。隔着白水河,眺望千户苗寨,木制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若是穿行于寨中,感受着苗族人的生活气息,一定是所有的旅游者所希望和期待的。

这就是常识。人们千里迢迢地来到苗寨,不就是想看到苗族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文化、生态文明吗?而如今的千户苗寨割舍的恰恰是这些,当地政府着力打造的是“山寨版”的千户苗寨: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白水河两岸的耕地被征用,寨中地理位置和视野较好的房子,大多都被投资者租下,改造成了餐厅或客栈。街道两旁,变成了店铺。无论走到哪里,放眼望去,不是客栈、饭店,就是商铺、小摊,唯一不见的苗族人的“烟火气”。

原本天生丽质的千户苗寨,舍弃了姣好妩媚,代之以浓妆艳抹,正可谓得不偿失了。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欧洲的一个大剧院建在了一个小镇上。大剧院经常有经典节目上演,于是,小镇便热闹起来,为观众服务的商家逐渐增多。多到一定程度后,商家们就嫌大剧院太占地方了,呼吁把大剧院拆除改做商用。大剧院拆除后,小镇却失去了往日的热闹。这个小故事正应了那句话:人们因走得太远,往往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开发千户苗寨的做法,无异于是这个小故事的“中国版”。

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入口处,有苗族姑娘在为客人敬“拦门酒”(也有人说是“下马酒”),酒是免费的,游人可以喝,也可以不喝。另有一支队伍在缓缓地跳着苗族舞,多是年龄较大的苗族妇女,跳舞的动作类似于做广播操的学生,似有似无、十分慵懒,满脸的“职业倦怠”。绝大多数游人对这两拨队伍不感兴趣,直接进入景区。

进入景区后要乘坐景区的车辆,到达指定地点后才能步行来到白水河畔。我不知道这一段路的意义何在?唯一的解释是:赚取车费。

沿着白水河畔的人行步道,走了大约二十分钟,来到了我们入住的“醉忆江南”客栈。我们的房间都在二楼半,没有电梯,拎着行李上楼,又是一番辛苦。

进入房间发现,空间狭窄,设施简陋,没有桌椅,没有洗漱用品。

我们每到一处,都是Z先生和J先生去寻找饭店,热心地为大家服务。休息半小时后,他们发来信息,让我们过去。出客栈左转,步行一百多米,来到白水河边的“两只鹅的故事:河景饭店”,店名富有诗意,寓意不得而知。

在铜仁的那一晚,“老凯里”饭店的牛肉火锅没有什么特别独到之处,倒是店家自酿的米酒,色香味俱佳,醉了我们。Z先生和J先生买了10斤带上,今晚派上了用场。

我们选择了门外的圆桌。白水河畔,清风徐来,旅途趣事,足以佐酒。CEO难得一次酒性大发,带头豪饮。没有了他的控制,我和Z先生、J先生犹如挣脱了羁绊的野马,顿时欢快起来。为友谊干杯、为夫人们干杯、为“67个字”干杯、为Z先生、J先生的辛苦干杯、与嫂子干杯、与弟妹干杯……所有的干杯理由都用完了,就默默地举起酒杯,随便找个谁“来,走一个!”

十斤米酒消灭干净后,我们醉意阑珊地往回走,夫人们兴奋地要去看苗寨夜景,我们几位男士两腿打弯、走路画圈地跟在后面。

回到客栈后,我想写游记。没有桌凳,只好趴在床上打开电脑。CEO夫人专门为我找了一张小凳子。有了小凳子,利用床头柜,勉强可以写作。但这时我才发现,无线鼠标没电了。在群里发微信要五号电池一节,没人理我,估计都“醉忆江南”了。

冲了澡,带着浓浓的醉意,沉沉睡去。

对“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几点建议:

1.入住寨子内,但车辆不能进入,入住的客人要带着行李,乘坐景区的专用车,然后再步行二十分钟方能到达客栈。此番折腾,苦不堪言。此举美其名曰“保护苗寨”,实则是多赚车费。捞钱手段之拙劣,令人反感。建议,凡在景区入住的游人,可免部分门票,并可以直接将车辆开进去。

如果不改进,不建议在苗寨中住宿。

2.景区门口的“表演”要真诚,要精彩,形成心理学中所讲的“首因效应”,不要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如果不改进,干脆撤掉敬酒和舞蹈,还游人一个清静。

3.要将大部分吊脚楼还给苗族人,还原苗寨的生活气息。

如果不改进,旅行社懂得应该给游客什么建议!

2019年5月27日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