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思政随感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科学性表现为知识的传递,思想性表现为精神的传承。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科学性和思想性都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换言之,思想性不能脱离科学性而独立存在,科学性也必然包含着思想性。因此,所谓课程思政,绝不是要把德育资源从课程中分离出来,而是通过有效教学把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彰显出来。

一堂好课一定是既遵循了学科自身的教学规律,又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施加了良好的影响。所以,我坚持认为,所谓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不必刻意挖掘,所谓知识点与情感点的结合不必刻意寻找,所谓科学性和思想性不必刻意融合,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只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给学科知识“加温”,只要教师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学科教学,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生命力、有灵魂的。生命影响生命,人格铸就人格。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打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王会平主编的《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一书中说:“德育不是外在的灌输,也不是知识的传授。德育就是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靠科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和教师的有效教学来影响学生的意识、观念、情感和意志的。”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

教师是一种职业,而教育则是一个需要从业者付出心血和灵魂的事业。所以,教师不等于教育,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不等于完成了教育。因为教师这一职业不是单纯的“技术活”(教育当然离不开技术),而是需要引领人、影响人、感染人、推动人的。因此,做一名教师容易,但做一名合格教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教师更是需要艰苦历练。我认为,师范类大学可以培养出走上教师岗位的毕业生,但无法保证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一名合格教师。至于优秀教师就更不是师范大学可以培养出来的了。

202011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