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猎人的东方隐秘潜行

 lwdalian 2021-02-18

19世纪的东西方品茶师齐聚一堂。? public

利维坦按:


近两百年的世界史也是一段动荡波折的植物应用史,茶叶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曾数次改变世界版图,文章所记载的故事也并非首次。

比如发生在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年美国波士顿港口上,数十名印第安人打扮的美国人手持短斧登上三艘停泊在港口的茶船,劈开船舱里满载的木箱,将价值18000英镑的342箱武夷茶叶尽数倒进海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引爆了次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才有了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
Ru con mien nam Huong Thanh - Viêt-Nam : Musique du Cai Luong (Prix France Musique des musiques du monde 2007)


1845年的某个秋日午后,福建闽江入海段的一艘破旧帆船上,一个33岁的英国人奄奄一息。

船舱外,闽江两岸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山林郁郁葱葱,江风鼓起吊在竹制桅杆上、缝补过无数次的帆布缓缓前行,水面沿着船身幻化出阵阵涟漪,又复于平静。

而在船舱里,被污水浸润到几近腐烂的木板地,散发出鱼类腐败的阵阵恶臭。各种工具、脏衣物被胡乱扔在角落。不修边幅的英国人躺在狭窄的铺位上,身穿脏兮兮的睡衣,连日的高烧使他气若游丝。

上世纪60年代初的闽江。? wiki

英国人名叫罗伯特 · 福钧(Robert Fortune),两年前受雇于伦敦皇家园艺学会来到这片远东之地,其任务是搜寻神奇的东方植物并带回英国,目标清单里甚至包括“御花园重达两磅的北京桃”。

在中国的这三年里他虽然没有找到北京桃,但也收获颇丰:迎春花、荷包牡丹、蒲葵、白花紫藤、黄花曼陀罗、金桔……各种珍奇的东方植物被细心摆放在华德箱里,等着与福钧一起前往英国。

造型别致的荷包牡丹,维多利亚时期的浪漫派喜欢用它来代表心碎。图为1868年的一幅荷包牡丹画像。? wiki

当然,前提是他能在这世界的另一端活下来。然而此刻的福钧生命垂危,想必早已把桃子抛在了脑后。不知名的病症让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但此时的他自然不会想到,几小时之后他还要带领船员迎战近海的五艘海盗船。

而他的远东神秘之旅,也才刚刚开始。

***

19世纪中叶的英国,是这颗蓝色星球上无可争议的霸主,控制了约1/5的地球表面,世称“日不落”。而彼时的中国,六岁小儿坐龙椅,慈禧太后自垂帘,大清国风雨飘摇。

鸦片战争的故事我们都知道。1839年,大臣林则徐奉命前往广东虎门将价值高达600万美元的鸦片(相当于现在的14500万美元)就地销毁。英国借此由头发动战争,把中国紧闭了数千年的大门扒开一道门缝。

清末躺在烟榻上吸食鸦片的人。? 公共领域

植物学家福钧就是从这道门缝钻进来的。前文所提到的三年东方之行并未让他命丧异乡,从中国带回去的珍奇植物让英国人大开眼界,也勾起了他们对这个有着天堂般丰饶物资的神秘东方国度更深的欲望。

他们想要更多,尤其是一种神奇的东方植物——茶。

在近两百年里,世界的版图曾因两种植物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一是罂粟,用其汁液制作而成的鸦片麻醉了大清人民,也给英国带来源源不断的毒资,金援其进一步扩张领土。日不落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贩毒者。

其二便是茶。茶在1660年引进英国,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早在18世纪就成了英国人最喜爱的饮品,更是生活必需品。到了19世纪初期,贩茶所形成的利润几乎等同于其他所有中国货物利润的总和。英国政府的每10英镑财政收入里,就有1英镑来自茶叶的进口关税与贩售税。

小小一片树叶,让武夷山上采摘春茶的农妇与曼彻斯特悠哉享用下午茶的主妇之间产生了关联。但在这整整两个世纪里,中国人完全掌控着英国人对茶的一切事宜。无论是种类、品味、饮用方式,还是栽种、制作、价格与运输,都是中国人说了算。

1847年英国出版的一幅关于种茶的画作。? B. Clayton, wiki

当时的英国人甚至关于“绿茶和红茶究竟是不是一种茶树的叶子”都会争论不休。依赖另一个国家提供必需品,等于否定了英国人自给自足的能力。为了喝上茶,英国人只能一边支付给中国人高额购买费用,一边仰人鼻息,把命门交给了异邦人。泡在热水里的小树叶,成为了遥远东方一个仍拒绝臣服于大英帝国的大国象征。


倒不是说英国人不知道怎么种茶制茶,他们在印度也曾发现和种植阿萨姆茶,可惜品质堪忧。而另一方面,清政府虽然在鸦片战争中败给了英国,但是仍明文禁止白人在通商口岸新划定的租界外区域行动,以防止外来者进一步闯入领土探索与掠夺,使得英国人无门得以一窥茶叶的奥妙所在。

但英国人也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主。他们急需实现茶的自产自销,才能不再依赖清政府的供给,为此他们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

植物猎人福钧就此登场。

罗伯特 · 福钧(1812-1880)。? smh

闽江船上的遭遇并没有让福钧命丧他乡。回到英国之后他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根据这三年在中国的历程著写了《中国北方三年行》,广受好评,一时间几乎成为最了解中国的英国人。前往被清政府明令禁止进入的中国茶产区,偷取上等茶树(与种子)、以及神奇东方树叶的种植制作技艺,在中国游历甚广的福钧无疑是这项艰巨任务最合适的受命人。

原本只是一名普通园丁的福钧,摇身一变成为肩负重任的植物猎人、漂洋过海的商业间谍、善于乔装的国际大盗,在1849年9月再度出现在上海的一条船上。

***

福钧曾在上海的宝顺洋行住过一阵,此地位于外滩14号,今天是上海市总工会的所在地。图为上世纪40年代的外滩。? wiki

虽然此前在中国呆了三年,也经历过生死考验,但是此时的福钧仍然十分紧张——他在离开上海之前聘请来的中国陪同,正拿着剃刀在他的脑门上比划。

福钧此行一共聘请了两名中国陪同,一个姓王,受过一点教育,会讲一点“洋泾浜英文”,可以在此行中充当翻译与向导。另一个则充当苦力挑行李,福钧没有记下他的名氏。

而此时持刀向着福钧的正是这名苦力。不过他并没有对雇主有任何恶意,他只是在给福钧剃头发。

清政府明令禁止异邦人离开租界,加上当时国人因为战争的原因对高鼻梁的西方面孔本就心怀怒火,如果在租界外被识破身份,很难说还能不能回来。因此,这个英国人要想深入茶叶的原产地,乔装打扮是必备工作。

苦力先是剃去了福钧的前额全部头发,再把收来的一束长辫子缝在了他后脑勺的头发上。福钧此时正耐心等待着苦力给他拾掇新发型,一旁的茶盘上,青花瓷杯里的几缕茶叶悄然舒展。

英国人爱喝茶,但是不爱喝原味的茶。他们喜欢往茶里添加大量的糖和牛奶,这一方面是照搬了咖啡的习惯性喝法,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英国人喝茶的整整两百年里,很少能喝到足够高品质的茶叶。

1808年的伦敦茶叶拍卖会现场。? bostonteapartyship

喝茶讲究时机。虽然干燥的茶叶大多能存放上一段日子,但是大部分茶叶都是越新滋味越甚。而当茶叶经过近半年的漂洋过海抵达英国,早已错过了最佳赏味期。更何况,当时出口到英国的茶叶本就鲜有上品,甚至还有传言称中国人在喝完茶后,会把泡过水的茶叶重新晒干,再运到英国给英国人喝,这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关于口香糖的古早传闻。

茶叶泡过水的传言不大可能是真,但当时英国人喝的茶着实品质堪忧。滋味如何先不说,有时还混有茶梗乃至砂石,好东西终归是要留给自己人的。

而最好的食材,只需最简单的烹饪。即便是现在的超市货架上,也只有对茶叶品质足够自信的饮品公司,才敢于打出“无糖无添加”的名号。好茶无需添加任何东西,一冲一泡,神韵俱生。先前已经在中国呆过三年的福钧也早就爱上了茶本味,眼前这杯茶水,若是拿到当时的伦敦便已是极品。

乔装打扮好的福钧又在船上呆了数日。几天后,扬子江畔的一家茶作坊迎来了这位“贵客”。

“贵客”体型健硕,高鼻梁,深眼窝,身着高领丝质马褂,下身一条裤管宽松的长裤随风飘逸。身边的两名陪同一边向茶作坊的领班作揖,一边介绍这位“贵客”的身份——从关外来的某位高官,对茶叶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事途径此地,所以前来拜访。

领班听闻官爷到来,客气鞠躬请进门。福钧这步子一迈,就此改变了世界。

***

英国人福钧长见识了。

空旷的院落地面上摆放着巨大的竹篓,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就放在竹篓里,阳光下油油闪闪,绿得可爱。福钧虽然会说一点汉语,但为了避免露馅,还是让陪同全程做了翻译。这才得知茶叶放在竹篓是为了日晒萎凋。

刚采摘下来的绿茶茶叶需要晒晒太阳。? borntea

大概晒个一两个小时之后,茶叶会被送进大铁锅里进行炒青,借助高温破坏茶叶的细胞壁使其柔软。后再进行揉捻、二次干燥,挑选出其中最卷、品质最优的茶叶,才是上品。

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传统制茶工艺,此刻在福钧眼前袒露无遗。他一言不发地仔细观察制茶过程,间或掏出纸笔记记画画,偶尔让陪同代为向领班询问一些问题。领班此时在作坊的另一边,手握研磨钵在那捣弄一种深蓝色的粉末,这又吸引了福钧的注意。

经询问得知,那是一种颜料,其成分是亚铁氰化铁,也叫普鲁士蓝。领班解释说,这是要加到茶叶里的色素。当时的中国产茶行业普遍认为,英国人喜欢绿茶“看起来绿绿的”,干脆就用了这种便宜的色素,让茶卖个好价钱。

“也难怪中国人认为西方人是野蛮民族。”福钧在日后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偷偷拿了几粒颜料入兜作为标本。而他日后关于“绿茶会添加色素”的这一结论,直接导致后来的英国人喝红茶远远多过绿茶,直至今日也是如此。

***

1836年的中国茶工,照片由19世纪最重要的中国摄影师之一黎芳拍摄。? Courtesy The Met Museum, New York

名为参观,实为偷艺。福钧的茶厂之行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还意外收获了行业内幕。除此之外,他还解决了英国人争论不休的那个问题:绿茶和红茶,只是制作工艺不同而已。

从茶厂出来之后,福钧又跟着王姓陪同来到他的家乡,安徽黄山松萝山。

松萝山地势险要,土壤稀松而贫瘠。种不了大部分的农作物,却非常适合种茶,因此自古便是重要的茶产地,盛产松萝茶。早在明代,松萝茶就有“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美誉。

福钧此行目的也很明确,获取茶苗与茶树种子。松萝山一行之后,福钧又辗转了三个绿茶产区,终于在1849年的农历新年前回到了上海。13000多株茶苗和约10000颗茶树种子被分批打包,搭乘四艘不同的货船经香港前往印度加尔各答。

当时的印度加尔各答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都城,在印军哗变之前一直受该司控制。? wiki

按计划,这批神奇的东方树叶培苗和种子将会在三个月后抵达加尔各答,再由人运送到喜马拉雅山西面,那里有英国人从锡金手里拿来的小片土地,来自中国的茶苗和茶种子将会在那进行栽种。顺利的话,日不落帝国可以就此不再依赖中国提供必需品,世界格局也将由此被改变。

然而计划终归只是计划,由于人为和外力的各种因素,一万多株茶苗跋山涉水,到喜马拉雅山茶园的时候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80株存活下来——以并不健康的长势。而那一万颗种子尽数发霉,无一幸免。

不过那时的福钧并不知情,消息要大半年才会从喜马拉雅山传回上海。而此时的福钧早已再度启程,目标直指彼时就已经闻名遐迩的顶级红茶产地——福建武夷山。

一回生二回八成熟。福钧虽然此前从未去过武夷山,但早已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有了基本的概念,顺利从武夷山带回极品种子与茶苗,后又改进了航运方案,将这些能够孕育出神奇东方树叶的东西成功托运到了印度,存活率极高。

紧接着,福钧又托人从内陆找来八名制茶师,让他们前往喜马拉雅,为英国人种植培育茶叶。

在传统的茶文化里,茶是山的精粹。好山才能孕育出好茶。而这片英国殖民地茶园所在的山脊称得上是全世界最伟岸的景色,号称世界的脊梁,能够生长出最顶级的茶叶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英国人就此掌握了制茶工艺,再也无需依赖于中国人。

18世纪西方画家所描绘的中国茶园。? The Granger Collection, New York

***

奈何任何一座巅峰的背面,必然都是下坡路。对茶的执着虽然让英国终于实现了自产自销,但没过几年,日不落帝国也终于落入了迟暮。

而至于福钧,一方面凭借一己之力将东方茶叶与茶文化推向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可以喝上茶,喝好茶,是无可争议的文化先行者与传道士;另一方面却无视禁令,以欺瞒的行径窃取商业机密,其所作所为搁在今天“就像偷走了可口可乐的配方”。是非对错,留待后人评说。

在福钧只身闯入禁地窃取茶叶,并将其推向全世界后一直到今天,又过了快两百年。

而这两百年间世界上发生的变化,更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巨大。资本推动商业前行,商业推动产业进化,而产业更是每时每刻不在塑造我们的生活。茶饮的方式从传统茶叶,到茶包,到茶粉,再到瓶装——形式一直在改变,不变的是茶的清香隽永,与其背后制茶者的不懈努力。

东方树叶 · 十年如一

「好茶,只需纯饮」


作为中国无糖茶的开创者,东方树叶在10年前便塑造了独树一帜的纯粹东方茶形象,开启了茶饮的无糖时代。

裸茶十年,干干净净。

早在10年前,东方树叶就已经掌握了成熟透明茶汤的裸茶技术,通过独特的抗氧化工艺让茶叶自然释出精粹。

两百年前的英国人还需要用糖和奶来调味,才能遮盖住劣质茶里的杂味与苦涩。而今天的东方树叶——即便是超市里随手可得的瓶装茶饮,完全无需添加调味剂、香精或者色素便能充分发挥出茶叶本身的魅力,将茶汤定格在最好的状态里。与众不同的半透明瓶无惧阳光照射,让人可以直观感受到茶汤的透亮光泽。

不仅如此,东方树叶所采用的原料均来自精选优质茶叶坚持不使用茶粉或者任何香精。每一瓶东方树叶都与现泡茶一样纯粹,茶叶用水全部来自农夫山泉天然水。每款茶都来自精选的原产地,从而打造出最传统、也最纯粹的原味茶饮。


而且,东方树叶所采用的无菌冷灌装工艺能够避免高温与微生物对茶汤的破坏,自诞生以来就从未使用过任何防腐剂来保证品质,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茶韵的散失,还能让茶保留它本应有的色、香、味。

两百年前的英国人,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东方禁区,才能带回顶级茶叶赠予同胞和世界。而两百年后的你我,却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好茶的韵味。

是不加修饰的裸茶,是纯粹的美好感受
是神奇的东方树叶,更是给世界的赠礼

新年礼到
前几天收到了东方树叶寄来的两种试喝新品茶(下图),只有透明瓶子没有标签,据说年后就会上市,下方留言猜猜是什么口味。

文末留言点赞数前十名

可获赠由东方树叶提供的茶饮一箱

(截止2021年2月20日13:00,限公众号平台)





文/K

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K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