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周原樵翁 2021-02-18
 

  
二十四节气

节气音乐

廿四节气 | 立春:春寒料峭东风至,万象更新阳气生
雨水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二个节气

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

气温回升、冰雪融化

降水开始增多,故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虽名为雨,为春天之降水

但其雨形纤细如丝,毛毛点点

雨量不大,十分有限

万物草木在其滋润下开始懵动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

小麦进入返春阶段

需要拼命地吸收这来之不易的水分

东北、西北地区仍然没有走出寒冷

水仍以降雪的形式回馈大地

南方多数地区则展现春江水暖的早春景象



雨是水的一种重要变化形式

在我国之所以被冠于多个古老节气

如雨水、谷雨、大雪、小雪等

是因为水是万物生命之源

对我国古代农人来说

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

但水也有坏脾气,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时刻关注其踪迹,记录规律

让它在可掌控的空间中为人类造福

是中国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智慧



水不光是农业的命脉、生命的源泉

它还是中国人的精神哲学

蕴藏着为人处世的方法论

如“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等

都隐喻了人们要学习水的品质

今天,这种随遇而安的刚柔之道

同样被地理爱好者所追捧

人们热望于由它千变万化出的自然景观

正值雨水节气

就让我们行走于大自然中

来领略一番水的美学之妙


形 成 冰

新疆 乌鲁木齐


形 成 雪

杭州 西湖


形 成 云

安徽 黄山


形 成 湖

青海 艾肯泉


形 成 雾

四川 长宁县



形 成 海

江苏 连云港


形 成 虹


 · 雨水三侯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至,万物生
雨水润泽万物
此时大地回暖
天地间一派开春气象

春天就这样,
在一夜微风细雨中,慢慢走来。
我们迎接那温暖的晨曦,
一场东风更吹来了,
新的、充满生机的甘霖。

一候獭祭鱼,此时水獭开始捕鱼,常将鱼陈列水边,有如祭祀;

 二候鸿雁来大约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日后,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我们课本里的名篇,

他是这样描写春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庄稼人眼中的春雨就没有这么文气,

他们的农谚很接地气,

比如“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

“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春风春雨特别珍贵,《易经》中多次提到“遇雨则吉”。

在古代,求雨的仪式于朝廷、于民间,

都是肃穆重大的事儿。


 · 雨水习俗 · 


【 女婿节 】

古代雨水也叫女婿节,
做了女婿的男子都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
送节之物通常是两把缠着红带的藤椅,称为“接寿”,
或是送一罐用砂锅炖好的猪肉用红纸封口,
以示对岳父岳母养大妻子的感谢,
如果是新婚女婿上门,丈母娘还要回赠雨伞,
让女婿在外奔波能遮风挡雨,旅途平安。

【 李开树白 】

李花素雅清新,虽小却十分繁茂。
相传李白七岁时还未取名,
因做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
忽然心想这句诗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
最后白字用得极好,
于是就给儿子起了名字。

【 春雨杏花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传统文化里,杏花正是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
其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如胭脂万点,
随着绽放色彩渐转淡,
到凋谢时已是雪白一片。

【 炒米占稻 】

这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
即通过爆炒懦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色。
“花”与“发”语音相同,
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
则这年稻谷收成越好;
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
则意味着这年稻谷收成不好。


 · 雨水养生 · 

雨水一到,意味着寒冷的季节过去,
温暖的春天到来。
但此时人体抵抗力较弱,
容易感冒。
雨水养生要注意防“倒春寒”,
此际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 健脾护胃 】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
随着雨水增多,脾胃易为湿气所困,
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此时饮食应以汤、粥为主,
养护脾胃,固本培元。
也可多以芡实、薏苡仁等搭配健脾祛湿的食疗方,
例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 上薄下厚 】

要防“倒春寒”,就要“春捂”。

雨水春捂原则是“上薄下厚”,

保暖重点在于下半身。人体的阳气根于肾,

随着气温回升,肾阳也会逐渐升发,

这时若受寒凉,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状。

因此,腰腹和腿脚部位要穿得偏厚一些。


【 雨水尝春 】

雨水之后,荠菜生芽。

范仲淹把它腌成咸菜,

说“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

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

荠菜耐嚼可口,嚼多几次更有味道,

原有的微苦也成甘味。

马兰头的话要比荠菜晚几天。

周作人曾忆起小时候的歌谣,

“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那时人们提着小篮子,

在后院蹲着找野菜,也挺有趣的。

清人袁枚说爱吃马兰头的嫩叶,

加上酸酸的醋,

清清新新就打败冬日的肥腻。

菜有千百种吃法,也有千百种味道。

顺时而食,随心地吃,

是对自然与生活的坦诚。

因为世间真味并不在大鱼大肉里,

而在于怎么在平淡里吃出鲜嫩、幽香和清雅。

 · 雨水春行· 宜读诗 · 
春日不仅要注意养生之道,宜读诗,
也是时候来场青青于野的春行,
如此方不会辜负这久违的好雨时节。
河开雁归,大地春回,
行走在春天里,
和喜欢的人一起,共享美好时光……
江南春雨,朦胧如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杏花春雨,柳风暖煦: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古人说“遇雨则吉”,
春雨,无声地滋养人的心田
也孕育着万物的新生


一场雨,染绿一溪春水: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五·韦庄《谒金门·春雨足》

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甚美: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细雨微风,做一日闲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张志和《渔歌子》

雨水,带着生的希望降临人间
愿这场雨,洗去你的万千烦恼
愿你的一生,如这春雨般洁净
愿你春光明媚,越活越洒脱







郭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出版有诗集《走向远方》获兰州市第四届金城文艺奖二等奖,散文集《行者的足迹》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散文单篇《藏在小巷中的北京》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作品散见于《报日人民》《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天津文学》《飞天》《滇池》《散文百家》《读者欣赏》等报刊。多次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获冰心散文奖、黄河文学奖等奖项二十多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