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终于有机会为大家带来Keeppley的国玩系列故宫文化题材的测评了!小编我对中国建筑题材一向都是大爱,而畅音阁是属于故宫宫廷文化主题的其中一款巨型套装! 先简单的介绍下畅音阁的背景: 畅音阁位置在乾隆皇帝为自己养老修建的宁寿宫花园,是一个完整的清代宫廷“大戏院”。 主要结构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是一个舞台,分别命名为福、禄、寿台。同时建筑里面也非常多的机关,方便演员进行舞台之间的串场表演。 开箱测评 这次的畅音阁的包装尺寸,是和上次测评的栖云小筑同规模的大型套装。 包装背面展示了整体建筑的细节场景内饰,不过和真实的畅音阁比起来,貌似少了一块后体建筑,就是扮戏台,是演员化妆的地方,稍微有点点遗憾,可能是被整体尺寸限制了吧。 侧面展示了畅音阁模型的尺寸,是285x210x350MM,而实际上畅音阁的高度是20米多,所以这个比例接近:1/57。 最外层包装采用了抽屉设计,抽出包装后,看到左右两个单独子包装。咱们打开第一个子包装。 第一个包装盒内包含了编号1~6的零件袋,以及一本说明书。 图纸的设计是故宫系列的经典风格。背面的宫字造型,是故宫宫廷文化的官方LOGO,有这个标志才是正版授权。 打开图纸,用纸比较厚,总页数是166页,不过一比较遗憾的是,图纸内部没有畅音阁的一些简介和图片,如果这些也有,那么图纸本身就非常有收藏价值了。
首先第一包先把4个穿戏服的人仔拼装完毕。包装盒上说这款畅音阁是配备了『八仙过海』的场景设计的,那这4个人是代表了八仙中的4仙吗? 小编特地搜了下八仙过海现在的京剧剧照,貌似不能完全对应上。如果Keeppley在人仔造型设计上和场景更加的贴近,那这套人仔会更有代入感。 接下来就是底座的拼搭,光底座台基就用了一个多砖的高度去还原实物的1.2米台基,不过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机关,纯粹就是抬高高度。 不过现实中的畅音阁台基下面是有地井的,毕竟演出人员需要各种走场,咱们现代的舞台也是有类似结构,并配备了升降机的。 接下来就是一楼福台的八仙过海场景搭建了。首先这4个像水车轮造型的东西挺特别的,实际上是楼梯,方便演员上下舞台走动。 实际中的寿台内部场景是这样的,对比下还是挺还原的。 场景中这个和纸糊一样的小亭子设计,就是舞台背景了。过海能看的明白,不过这个亭子是不是剧情里面的大明湖南岸的九曲亭?我觉得这些设计点如果有介绍就好了。 另外在拼装寿台柱子的时候,必须要非常仔细,深绿色2x2圆形砖是有两种高度的,小编在这里就拼错了,导致一度以为缺件了。 寿台舞台内部是没有立柱的,全靠四面的柱子支撑整个建筑,并采用了抹角梁的设计,即: 字面上理解,就是纵横两面之间斜安装了个45度的梁,加强建筑的力度作用,畅音阁通过这种方式减少金柱,提升了舞台空间。 另外主体建筑的梁上有不少印刷砖图案,例如寿台上面的图案就是和玺彩画。 图中的金龙和玺画是清代彩画最高等级,用于皇宫内重要建筑。 接下来是寿台两根柱子上的对联写的是: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这字源是乾隆写的。做成了印刷砖后,还是比较还原的。 根据畅音阁官方说明“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取自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招隐诗》。下联“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 ”则出自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移居》。 这图案感觉有点萌呆的喜感。 前两包拼完的整体效果,基本上一层内部结构就完成了。 拼到一层顶部这绕圈圈的印刷砖,感觉这图案有点简陋啊,实际中的建筑还是很方正并且有金边环绕的。全部都是单独一个个1x1的瓦拼上去。 最后第一盒全部拼装完毕了。看看50%的进度到达什么阶段效果: 下层横匾是『壶天宣豫』,意指戏台犹如仙境,处处充满欢乐。此匾也寓意天子为天下传播快乐、带来吉祥。 接下来就是第二盒的拼装了,这次有不少新的内饰设计和机关设计。 第二盒拼装测评! 二楼禄台的窗花印刷件。拼装的时候,这个2x4的门窗花比较松动。 二楼有个天井的隔间,外部用了不规则的Hinge铰链做了个半圆弧度的设计。 畅音阁二层建筑背面还有个可以打开的大门,方便连接演员化妆室,然后乘坐人力升降机进入其他层。当然这个设计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为了玩家方便把玩设计的。 中层的横匾写着『导和怡泰』几个字,是引导和气怡悦泰然的意思。 第二层拼装完成了。 第三层使用了齿轮结构做了个比较简单的升降梯装置,用了两根绳子连接三层的齿轮滚轮,旋转后上下升降。 实际上畅音阁演戏的过程是啥样的咱们也没机会见,大概网上搜了下资料: 大概也是类似思路,用了铜滑轮,以绳牵引,连接着云兜、云椅、云勺或云板的等装置实现升降。 最后一层福台也搭建完毕了!整个建筑用了2天时间,大概前前后后花费了7~8个小时。如果速度快,5个小时是可以拼完的。 整体效果展示 接下来是整体效果展示了。 主体三层建筑,四面造型都很完善,不会出现背面那种不可见的拼装杂乱效果。所以建筑非常完整,完全可以放在一个四面通透的展示盒内。 每个楼层的正面近景照片,其实除了内部场景稍有变化,外部的拼装几乎都是一样的。重复性比较高。 畅音阁背面的升降结构设计,上面通过建筑背面的旋钮,旋转升降秋千,实现演员在场景的切换。 人仔比例尺寸方面, 实际上人仔是有点点偏大的,基本上一个人的高度已经顶到了屋顶了,放进去的时候都要平放再摆正。 最后主体建筑拆开看看俯视图。设计上每一层都允许独立拆卸,提升了可玩性。不过内部空间实在比较狭小,所以几个人仔无法摆出一些大型的场景,也就一层放一个人差不多了。 最后说一些不足点,因为中国历史题材的建筑,都是需要非常严谨的,几乎每一个细节每个砖的使用都能够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对应的出处和原因,所以这些才是中国题材作品的吸引人之处。 这款畅音阁在造型场景上Keeppley已经做到尽可能的还原建筑,不过小编认为细节方面还可以做出多一些深度。比如人仔造型搭配、印刷砖图案、房屋内部结构等,还有很多可以深挖的空间。 最后,因为本文涉及到太多的背景历史知识,小编我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也尽可能的通过网络去搜索,如果出现错漏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严谨的。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推荐故宫和历史爱好者入手Keeppley这款好看又好玩的畅音阁。 参考资料: 藏在畅音阁里的“秘密” 15个关于故宫建筑艺术的小知识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7553024 时光挖挖哇 | 故宫畅音阁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古代戏台上如何做“特效”? https://www./reading/2017-09-21/492322.html 圆明园同乐园清音阁戏楼钩沉 https://www./Uploads/File/2019/09/19/u5d82f1dc44af8.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