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百姓过年习俗

 城北十五里666 2021-02-18

在金陵岁时中, 自农历腊月初八开始, 南京人就忙着过大年的各种活动了。南京地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过年童谣:“娃娃娃娃你别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祭灶神;二十四, 写对子;二十五, 做豆腐;二十六, 割年肉;二十七, 宰公鸡;二十八, 炒米花;二十九, 贴“道友”;三十晚上, 坐一宿;大年初一, 挨家走。”蒸年糕、炒炒米、扫房子、爬城头等等, 这些活动使南京人的过年习俗显得更加别具一格。

城南“炒米”分外香

在老南京的食谱里, 过年时吃的花样真不少, 其中有的还是南京独有的, 除独有的“十样菜”外, 还有“欢喜团”。提到欢喜团, 就得说说南京人除夕前的一项年俗活动———炒炒米。

过去, 城南的很多街巷都有专门给人炒炒米的店铺, 老百姓提着篮挎着桶, 把淘净晒干的糯米带到店铺, 摆在墙脚一顺溜地排着, 由店家编上号码, 写上店名以及炒米的斤数, 到了约好的时间再来, 就能取回香喷喷的炒米了。

炒米能够长时间存储, 炒好的炒米, 一部分留作平时食用, 一部分再拿去加工成炒米团儿, 用于招待过年时来访的客人。据南京老人时盛麟和赵元植记载, 过去, 加工炒米团儿的人通常会跟炒炒米的店铺联合起来, 方便百姓拿到炒米后直接加工。伙计往炒米里倒进加过温的饴糖, 和上素油, 拌匀后放进剖开的竹竿里, 前后一搓就成了一个个长圆形的炒米团儿。如果是搓成滚圆滚圆的, 就成了南京独特的年俗食品———欢喜团。不过很多人家用来做欢喜团的炒米都是用的炸炒米, 因为炸出来的炒米看着白净、漂亮。那几天, 南京城南的巷子里常常可以看到炸炒米的摊子, 摊子前排着长队, 而排队的多是端着各种容器的小娃儿。每到炒米出锅前, 生意人总会扯着嗓门拉长了调子高喊一声:“响———了———”, 小娃儿们赶忙放下手中捧着的家什, 双手紧紧捂住了耳朵, 胆小些的还会尖叫起来。那时, 街巷间只听见生意人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尖叫声和炸炒米出锅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热闹无比, 老南京“年味”十足。

到了正月, 来拜年的亲戚朋友一进门, 主人就会用一个欢喜团冲成一碗甜甜烫烫的糖水递上, 还会说些“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之类的吉祥话语, 客人喝在嘴里暖在心头, 喜庆的气氛立刻围绕在主客之间。要是有孩子来, 喝完糖水后, 主人还会另送个欢喜团让孩子带走。老城南有首《拜年儿歌》这样唱到:“拜年拜年, 好话在前;洋糖一包, 十三两五钱……要走要走, 欢喜团到手;多谢多谢, 明年再会。”

据潘宗鼎的《金陵岁时记·欢喜团》记载:“幼时吾姐宗文告予曰:‘此物昉于刘备赘亲东吴时。’”在南京民间, 百姓也纷纷传说, 当年刘备招亲, 东吴君臣别有意图, 唯有乔国老看中刘备, 特意吩咐赵云准备好欢喜团发给东吴百姓, 笼络人心, 借欢喜团“欢喜团圆”的名字一来讨个好彩头, 在百姓中扩大影响, 造成喜庆的气氛, 防止孙权变卦。正因为欢喜团的名字好听又吉利, 过去南京百姓过年都要准备好多欢喜团, 祝愿家庭美满, 生活幸福。

虽然现在南京街头已几乎看不到炒炒米的作坊了, 炸炒米的摊子也只能偶尔在老城南的街巷中寻到, 但很多老南京还是钟情炒米, 每年年前都会到超市买几代用简易塑料袋装好的炒米应应景, 只是, 当年那种其乐融融的过年气氛有点淡了。

正月十六爬城头

“正月十六爬城头, 走百病, 踏太平”, 曾经是金陵百姓的传统节俗。清甘熙《白下琐言》曰:“岁正月既望, 城头游人如蚁, 萧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 谓之走百病, 又云踏太平。聚宝、三山、石城、通济四门为尤盛。”通济门, 在七里街一带, 早已不存在了。石城, 不好爬。聚宝, 即现在的中华门。三山, 指水西门, 城门早已被拆除。所以, 现在南京人爬城头最主要就是在中华门城堡了。另外, 修复出新后的其他城墙环境优美, 也吸引了不少游人, 如武定门白鹭洲公园一段到东关头, 以及挹江门、台城、中山门等。

最初这一活动主要只是妇女参与, 所禳的“百病”也并非普通疾病, 而是特指妇女的不孕之疾。走桥一般多选圆拱桥, 暗喻妇女过桥以后肚子也能像拱桥一样鼓起来。连走三座桥, 则是取阳数“三”兆男之意, 祈求得子。这一走三桥祈子的用意在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记载得很清楚:“正月十六夜, 儿童迎紫姑神, 乞巧妇走三桥, 祈嗣。”由于正月十五元宵夜本就有“男妇嬉游”的主题, 对于长期受封建礼教束缚难得走出深闺的妇女而言, 边赏灯边走桥边观景无疑是一大乐事。明代的《走三桥词》生动描写了妇女们走桥时的心态:“细娘吩咐后庭鸡, 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桥灯以落, 却嫌罗袜污春泥。”由于祛病的愿望人皆有之, 不管有没有子嗣, 妇女们都争相走桥逐病, 以求“百病尽归尘土中”。之后, 又逐步发展为男女同游, 既为在元宵节前后的灯会期间赏灯游桥, 更为“走百病、踏太平”的淳朴信仰, 以这种极为世俗的行为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南京人之所以“爬城头”是因为南京城里有城头可爬, 而且当年百姓登城最多的聚宝、三山、通济三处城墙都由三重瓮城、四道卷门贯通, 城内外各有护城河环绕, 因而三道瓮城的城门洞恰似桥孔, 南京人“爬城头”就象征了“走三桥”。

虽然在岁时节俗漫长的传承过程中, 不少习俗行为早期的俗信隐义已经被淡化, 但从众多南京本地文献资料对“正月十六爬城头”的描述,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走百病”之“病”最初是特指“无子之病”。《金陵岁时记》曰:“正月十六日登城, 谓之踏太平, 亦云走百病……道旁有煮豆作红色, 焙蜀黍成花, 缀棘刺上以肖梅枝, 或吹饴作榴实、柿子缀之, 游人必购一枝而归。”《岁华忆语》曰:“十六日……曰走百病……城上马道, 亦市玩物, 以棘枝上安红豆, 及炒米花, 游人购之而归。”《金陵琐志·炳烛里谈》曰:“正月十六日, 以棘刺穿玉黍作假花, 执以上城, 谓之‘走百病’。”三本文献中都提到的“棘”指酸枣树, “枣”在民间历来被赋予“早生贵子”之意;“焙蜀黍成花”就是将玉米爆成爆米花, “玉黍”同样是指玉米, 玉米是多籽实的作物, 包括红豆, 都透露出多生多育的信息;以糖稀吹成石榴、柿子造型, 更是用多籽的石榴象征“榴开百子”, 以柿子的谐音寓意“是子”。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健康知识的普及, 如今, 南京人爬城头并不在乎具体日期, 登上城墙更多是为了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的正月十六这天, 南京市相关管理部门将明城墙向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开放, 当天“爬城头”的游客超过了10万人, 可能是明城墙600多年历史上迎来的最大人流量。很多老人凌晨6点之前就守在了入口处, 老南京对“正月十六爬城头”的积极性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老人们说:“今天来, 就是要爬城头, 看灯会, 还要登高看看老城南的新变化。”在被注入此新的行为动机后, 但愿“正月十六爬城头”这个逐渐被淡忘的岁时习俗, 能被更多的南京人了解、重视, 并传承下去。

来源:《江苏地方志》2013年01期,作者陈雨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