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楔形文字一直无人破译, 300年后一青年教师醉酒, 竟找到破译方法

 taoshu 2021-02-19

楔形文字从15世纪发现以来,一直无人能破译。为何在17世纪的时候,一个青年教师醉酒后,他突然就找到了破译的办法了呢?

点击加载图片

(希罗多德雕像)

在《圣经旧约》和希腊与古罗马的一些古籍中,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曾经发生过许多著名的传说故事,比如圣经中的伊甸园,巴别塔以及亚伯拉罕出走乌尔城。这些传说真真假假,引人入胜。

对于两河流域的文明认知,人们大多是来自于公元前5世纪时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在这本古籍中,希罗多德道听途说地记下了许多波斯以及新巴比伦和埃及的故事。而对于更为久远的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古巴比伦人、亚述人却一无所知,因而也没有什么记载。

公元15世纪,意大利人巴布洛来到波斯,在游览两河流域古迹时,他发现了大量刻在崖壁上的奇怪图案。它们或横卧或斜放,看上去像是大量麻雀停留在那里的脚印,神奇而有趣。

此后三百多年间,更多的这种文字被发现。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它们是远古苏美尔人的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由于其笔画形似木楔子,因此将其称为“楔形文字”。

虽然不少专家为了破译楔形文字而绞尽脑汁,但真正取得突破,却是在18世纪后期。人们不禁好奇,300年没有人能懂的楔形文字,为何突然被成功破译呢?

点击加载图片

(楔形文字)

一、楔形文字的形成。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人,在泥板上用象形的符号记录账目。后来,这些符号演变为表意文字,通过一个或是几个符号结合,来表达新的意思。比如用符号“口”表示说话,用眼晴的图案加上水滴代表伤心等。

随着文字的不断丰富和普及,声音也开始有了文字。

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文字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楔形文字多达500多种。

两河流域自古商贸繁荣,随着社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人类交际的增多,要表达的意思也越来越复杂。过去抽象、原始的符号文字,不再适合人们需要。于是苏美尔人开始对文字进行改造和简化。比如足的符号,不仅能代表脚,还表示站立和行走的意思。而犁的符号,不仅代表耕田的犁,还表示扶犁劳作的人。象形文字开始向表意进化。

这种文字的产生,为古文明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契机。从目前被发掘出来的泥板上的文字看,它们绝大部分用于商业和行政记录。只有10%属于对话、赞美诗和神话传说残篇。

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消亡后,巴比伦王国继承了楔形文字。与此同时,闪族的阿卡德人按照他们语言的发音,也采用楔形文字进行交流。甚至后来的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在消灭古巴比伦后,也仍然沿用这种字符。

直到进入希腊时代后,两河流域的文化,才完全被希腊文和阿拉美亚字母及文字代替。楔形文字就此失传,再也没有人能读写它们。

加上苏美尔文明并没有历史文献存世,因此近现代的欧洲探险家们,只能通过不断挖掘新的楔形文字古迹,来了解真实的苏美尔文明。

点击加载图片

(欧洲考古学家)

二、殖民推动的考古研究。

虽然楔形文字早在15世纪就被发现,但直到17世纪世界殖民时代开启后,欧洲的考古学家们才前仆后继来到两河流域,寻找挖掘那些破碎的陶器,以及石雕和破碎泥版残片上的奇异文字符号,意图破译它们。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对楔形文字破译的重大突破,缘于一次酒后的赌注。当时许多学者对于这种来自伊拉克境内的古文字都跃跃欲试,试图破译读懂它,但始终一无所获。

1802年,德国哥廷根一位27岁的中学教师奥尔格·弗里德里希·格罗蒂芬德,在和朋友喝酒时夸下海口,打赌自己能破译这种楔形文字。

为了赢得胜利,酒醒之后的他,开始大量查阅资料,并大胆猜想。古波斯首都的三种楔形文字,应该是波斯语等三种古语言的拼音文字。而那个崖壁石碑上的铭文,则是记载某位王的名字和事迹。在经过反复严密的逻辑推理后,他的这一方法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点击加载图片

(尼尼微城复原图)

三、楔形文字的破译。

格罗蒂芬德的破译思路,受到考古界的重视。1835年,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当军官的亨利·罗林森,看到了伊朗的贝希斯敦铭文,这是大流士大帝统治时期,刻在贝希斯敦铭崖上的历史记载。按照格罗蒂芬德的思路,罗林森发现其中包含古波斯文、阿卡德文和阿拉米文。经过两年的破译,他将铭文前两段的古波斯文成功破译,并把包括标题和大流士大帝的家谱,交给皇家亚洲学会。

此后,他又继续研究阿卡德语和阿拉米语,继续破译铭文中这两种文字的部分。与此同时,埃及考古学家爱德华·辛克斯、英国古文字学者朱利叶斯·奥本特和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也同时在进行楔形文字的破译研究。

1842年,保罗-埃米尔·波塔在今天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附近,发现了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城。挖掘出了阿斯巴尼帕尔大图书馆,数以万计的楔形文字泥板重见天日,这对于楔形文字的破译提供了莫大帮助。

1857年,罗林森等四个人齐聚伦敦,测试各自的破译成果。结果发现他们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于是宣布完成了对楔形文字的破解。

通过破译后的泥板,我们发现古代美索不达亚地区,不仅政权更替商贸繁荣,在一些泥板上还刻着食谱、法律及医学,甚至还有一份古巴比伦客户服务的投诉信。让我们重回到了那个神秘的历史场景。

(参考资料:《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