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2-19

这些年,以张嘉益为代表的西北帮开始崛起,一大批反映西北人民生活的电视剧占据了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这里面有号称民族史诗的《白鹿原》(豆瓣8.8分);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有反映陕北农村生活的《平凡的世界》(豆瓣8.7分);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有反映西安城中村市井百姓生活的《装台》(豆瓣8.4分);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当然还有最近讲述宁夏闽宁镇的《山海情》(豆瓣9.4分)。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这些电视剧不仅口碑好,还刮起了一股“最炫西北风”,原本土味十足的西北话被大家争相模仿:

“这个人美气滴很。”

“我的眼睛鼻子只剩个窟窿眼眼。”

“未来是撒嘛?”

……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问题来了——为什么“西北帮”能占据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其实每一种地域电视剧流行的背后都有自身的时代背景。

早年,港台流行文化在内陆风起云涌,所以台湾偶像剧才能成为电视台的香饽饽。

后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掌握了话语权,所以作为衍生品的东北电视剧才能火爆荧幕。

而现在,西北电视剧的火爆,也有其特殊的原因,番茄君归为三点

第一点,就是底蕴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电视剧需要一个好的剧本,而西北电视剧都有着强大的文本输出。

马未都《都嘟》中提到,中国可以分为四大方言区,他在当编辑的时候,收到的稿件大部分来自这些方言区。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第一个方言区是四川,代表作家是巴金郭沫若,代表作品有获得茅盾文学家的《尘埃落定》,我们熟悉的《让子弹飞》《猫和老鼠》也都推出过四川方言版。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第二个方言区是湖南,代表作家是沈从文,而现在湖南方言在湖南卫视的强势输出下也远播全国。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第三个方言区是北京,代表作家是老舍王朔,他们的作品体现的是皇家文化,里面的人物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和闲散。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第四个方言区就是西北,我们熟悉的大量作家都是西北出来的,山西的“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陕西的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等。

而其他地区的方言很难形成强文本。

比如:东北方言,能写成很好的小品和段子,却很难形成强大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比如:广东方言,和普通话分庭抗礼,但它的语法和发音自成一派,很多歌曲都分为国语版和粤语版,这种割裂感太严重也很难产生共情。

比如:上海话,很多话都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文字。

比如:浙江话,一个地方一个样,本省的人相互之间都沟通困难,鲁迅作为浙江人用白话文写作,读起来就很拗口,像翻译出来的文字。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四大方言区里,西北方言区是出作家最多的。

他们的作品,比如《废都》《小二黑结婚》《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我们这些年看到的西北热剧几乎都是改编自这些小说。

《装台》也是茅盾文学家得主陈彦的作品。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山海情》虽然是原创剧本,但它的剧本借鉴了《平凡的世界》,剧中得宝得福两兄弟借鉴的是孙少平和孙少安的设定,而李水花和田润叶的经历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有了强文本的加持,西北电视剧很难不火。

第二点,就是“贫穷”。

四大方言区里,湖南是娱乐大省,四川是天府之国,北京是皇家所在地,所以这些地区的作品大有的恬淡,有的有趣,有的充满了神秘感,唯独缺少了深刻。

而西北地区地处高原,沟壑纵横,生存环境不易。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白鹿原》中的“原”就是只有在西北地区才有的独特地貌。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山海情》里的西海固,则有着“苦瘠甲天下”之称。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在这环境下成长的作者,他们的作品,描述的一定是西北人民如何与恶劣生存环境做斗争的故事。

所谓悲愤出诗人,贫困显深刻。

这些作品一定会深入挖掘到人性最本质的东西,有的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有的却像黑洞一般深不见底。

比如:《白鹿原》里的鹿三,强霸占田小娥,祸害白孝文,这就是人性之恶。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比如:《平凡的世界》里的田润叶,《山海情》里的李水花,面对残疾的丈夫,都选择了坚守,这是人性的光辉。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比如:《白鹿原》里有个傻子二豆,看似傻,却洞悉世间冷暖。

还有《平凡的世界》里的牛二,嘴里不停说着:“世事要变啦”,简直就是个预言家,这些傻子反映了世界的荒谬。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还有《装台》里那些平凡人,他们在苦难中咀嚼生活仅有的一丝甜,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所以不论你遇到怎样的生活困境,只要你看西北电视剧,一定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他们的经历一定能让你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三点,就是有一大批优秀的西北演员

张嘉益,电视剧一哥,他是陕西西安人。

他留着胡须,咧着嘴,佝偻着背,一出场就是西北老大哥形象。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闫妮,电视剧大姐大,陕西西安人。

她半老徐娘,风韵犹存,集齐西北女子的豪爽与善良于一身。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尤勇智,电视剧黄金绿叶,陕西临潼人。

他脚脖子是黑的,头发是凌乱的,满嘴顺口溜,一身赖子气质,有他的地方就有笑点。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还有文章、张铁林、张涵予、冯远征、窦骁等一批优秀的演员。

这么一个逐渐兴起的“西北帮”,张嘉益作为老大哥一牵头,铁三角一会合,底下小弟小妹云集而响应,然后从西北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随便抽出一本改编成剧本。

他们说着地道的方言,吃着美味的臊子面,脚踩西北贫瘠的土地,心怀对故土无限的眷念,很难不出精品。

有人或许会说了,既然西北电视剧这么好,过去二十年怎么没流行起来?

那是因为过去观众的欣赏水平还没起来,大家还是喜欢看花花绿绿的热闹,看不惯西北电视剧里冒着的那股子乡土气质以及剧中人物的纠结拧巴。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现在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能沉下心品味电视剧内涵的时候,这样的电视剧自然就迎来了春天。

因此,西北电视剧的兴起是必然的,也绝对不会是昙花一现,它不像台湾偶像剧一般空有光鲜的外壳,也不像东北电视剧一般充斥大量段子——它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着集体的苦难记忆,有着一群演技精湛的实力演员,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

这股西北风才呼啸而来,还将越刮越猛,我们期待着西北帮能为观众奉献更多的精品。

为什么“西北演员”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木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