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我们都误会了李焕英

 玉人 2021-02-19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 xsha369)

我们当了父母以后,要走在修行路上。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打动人心且流传最广的情感,往往不是小情小爱,而是人间大爱。

人间大爱,又分两种:

一种是,家国情怀;一种是,父母情深。

读懂了这超越种族和阶级的情感底座,就读懂了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何在春节扎堆贺岁片中,脱颖而出,广受好评:

谁还不是父母的宝儿?

哪个宝儿没想过,要是能穿越回过去,改写改写父母的人生,让他们变得更轻松,那自己该有多荣幸?

春节期间,想必看过或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们,都从微博热搜、自媒体文章和朋友圈里,看了太多这部电影的影评,所以你们也一定知道下面这些击穿灵魂的金句: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傻孩子,说啥呢,你要记事起,妈妈就是个花季少女,要么你们不是亲娘俩,要么就是你妈早婚早孕。

“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

——这是啥话呀,你妈当年不生你,她还是你妈吗?她不是你妈,她幸福不幸福的,你也不知道哇。

“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到。”

——哎呀,宝儿啊,不是非要杠你,总想让父母高兴,说到底还是讨好别人,委屈自己,这压根儿不是你妈想看到滴。

其实,中国式家庭最大的困境,就是父母和子女都打着“为你好,让你幸福”的旗号,却硬生生把对方逼得活在另一个频道。

直到往事无法挽回,上苍再也不给机会,我们才在相互亏欠中知道:

如果可以,我真想穿越回过去,好好爱你。

现实中,贾玲和母亲李焕英也是如此。

2001年,19岁的贾玲,刚考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念书一个多月。

为供养贾玲、贾丹俩姐妹读书,工人阶级的妈妈李焕英和爸爸贾文田,开着拖拉机去给人运稻草。

因把稻草车装得太高,妈妈从车上摔下来,后脑勺着地,小脑损伤,不治身亡。
那一年,李焕英才48岁。

还没有穿上贾玲给她买的绿色皮大衣,没有用上双开门的冰箱,还没有坐上女儿买的红跑车。

更不要说,亲眼看到春晚舞台上,贾玲演的那一出出令全国观众捧腹大笑又过目不忘的小品。

逝于贫苦盛年的母亲,成了贾玲心口永远的伤,梦中不变的憾,此生残缺的圆。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妈妈李焕英去世20年后,女儿贾玲对天堂里妈妈的致敬。

但又何尝不是,贾玲穿越20年的时光隧道,复活且重访逝去的母亲,所完成的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关于这部电影,那些别人说过的、聊过的,我也不愿再赘述。

我想写一写,电影背后,被误解的8个亲情真相。


01

  • 你以为父母反应快?

很多影评说,《你好,李焕英》一开始故事平平,是最后20分钟的反转,高能煽情,催人泪下。

错!

其实,这部影片不存在反转,而是开头,就蕴藏着结尾。

一开始,车祸发生时,瘦瘦弱弱、头发花白的妈妈,骑自行车载着高高胖胖、一脸笑容的女儿,忽然一辆卡车撞过来,撞向有说有笑的母女。
为什么,妈妈和女儿都在自行车上,妈妈严重昏迷,而女儿除了一丁点擦伤,却安然无恙?

导演的深意大概率是,车祸发生的刹那,妈妈推开了女儿,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在医院里,伏在妈妈病床前哭泣的贾玲,被走廊里的黑白电视机发出的声响唤醒,发现原本躺在床上的妈妈不见了。

为什么妈妈不见了? 

因为,妈妈先女儿一步,穿越回了过去,配合女儿完成过往岁月里,那些未能释然的一个个遗憾情结。

你总以为,你比你爸妈更快速、更有远见?

不。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比你反应得快。

身为孩子,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明天和前景。

而为人父母,他们却时刻用本能的爱,帮我们把意外和风险排除在外。

02

  • 你以为你比父母会演戏?

《你好,李焕英》最大的看点,并不是妈妈原来也年轻过,有过梦想和爱好,有过精彩和爱情。

而是,当贾玲回到1981年,帮还是女孩的李焕英,实现抢电视、斗闺蜜、打排球、追官二代等一系列她自以为重要的改命之举,且沉浸在自我感动里无法自拔。

直到她通过烂裤子那个动物形状的补丁,喊出那句“可是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啊”,才在恍然大悟和泪流满面中发现:

妈妈李焕英,才是老戏精。

整部影片,不是女儿圆了妈妈的梦,而是妈妈为了圆女儿的梦,而配合她演了这么一出戏。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很多时候,我们为不让父母担心,以为自己是戏精附体,后来才发现,父母才是戏精本精。

你以为你很懂你的父母? 

不。 

盘点往事,你会发现,多年来,是你爸妈一直故意装疯卖傻,让你觉得你很懂他们罢了。 

03

  • 你以为父母不嫌弃你?

《你好,李焕英》里,其实有很多暗线,而这些暗线,藏着亲情的密码。

比如,贾玲穿越时,“啪”一下,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胖子,一下子砸到李焕英身上。

众工友张罗着抢救时,张江背着贾玲,去厂职工医院。

因为贾玲胖,所以他背得特别艰难,特别缓慢,特别沉重。

但后来,贾玲和李焕英喝小酒,贾玲喝醉了,不省人事。

瘦弱弱的李焕英,背着胖哒哒的贾玲,回职工宿舍,却背得特别稳当,特别轻快,特别安然。

当然,这里有艺术的表达,但更有深刻的寓意: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个负重前行的人,就是你父母。

尽管他们也非常嫌弃你“重”,但还是不吭不响地在暗夜里,以你察觉不到却最舒适的姿态,把你带到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

你以为你爸妈不嫌弃你胖、你笨、你丑、你不长脸不争气吗?

当然嫌弃。

但嫌弃之后,他们还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爱你。

04

  • 你以为愧疚就是爱?

中国式亲情最沉重的内核,就是“对不起”。

很多人都活在这种负罪感和羞耻感里,忘记了说“我爱你”。

《你好,李焕英》为什么大火?

某种程度上,它以喜剧的外壳,暗合了这种忧伤。

电影用魔幻化的表达,让母女二人都穿越回过去,在相互补偿中,完成了彼此的和解。

特别是对女儿贾玲来说。

电影中的贾玲,自幼就吃得多,哭鼻子,拉裤兜,学习差,让人不省心。

她总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让妈妈光荣和高兴的那种孩子。

就连穿越回去,也是为了达成这一心愿。

直到后来,她发现妈妈比她还更早穿越后,才在恸哭中明白:

在她“不省心”的成长里,妈妈其实获得了很多快乐和治愈。

我们对父母的愧疚,更多的,是自我加压的一种执念。

你觉得对父母的愧疚就是爱吗?

不。

真正的爱,不是愧疚,不是自责,不是补偿,更不是穿越。

而是接纳,是信赖,是陪伴,是“我们在一起,这样就很好”。

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把希望寄托于时光倒流,或来生再见。

而是,珍贵今生今世。

然后,用活在当下的态度,让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日每夜、每餐每饭,构筑起我们之间不可替代的情感。

05

  • 你以为你能改变父母?

《你好,李焕英》的终极拷问是:

如果时光倒流,一切是不是还会重蹈覆辙?

答案是:

如果时光倒流,一切终将重蹈覆辙。

为什么?

这不仅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在当时处境下,当时的思维和格局,所推动的有限选择。

而且因为,我们自以为正确的选择,未必是别人内心的选择。

包括父母。

就像很多父母总怕孩子走弯路,总想替孩子选择一样,其实,很多孩子目睹了父母的不幸后,也总想回到过去,替父母重新选择人生。

《你好,李焕英》,实操了这个假设的可能。

当贾玲回到李焕英的年代,助推妈妈做出一系列“有用”的选择,最终却发现:

相比“有用”的选择,妈妈坚持的,是“有爱”的选择。

因为,唯有发自内心的真实选择,才是无悔的选择。

如果时光倒流,你以为你能改变父母吗? 
不。
你能做的,依然是尊重父母,并允许他们做出忠诚于自我的选择。
就像,如果上天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不够好的他们,依然会选择生下你,并将不够好的你,当作唯一的宝儿。

06

  • 你以为你是父母的面子?
“我最讨厌我妈说,你看人家谁谁谁……”
“我最烦我妈把我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我最害怕的事儿,就是春节回家,父母们各种花样比娃……”
阖家团圆的春节,之所以被妖魔化,是因为很多家庭里,都有一个或一对爱作妖的父母。
在很多孩子看来,父母守旧,狭隘,虚荣,爱攀比,擅比较,把孩子当成面子和工具。
当贾玲穿越回过去,以为她的妈妈李焕英会期待有个“到美国读书,当导演,月薪八万”的女儿。

结果,她没想到,李焕英对女儿的期待,不过是健康快乐就好。

你以为你是父母的面子吗?

不。

其实,很多时候,你觉得父母把你当面子,或许是你自己活得不如意时,无法自处的难堪,并将这种难堪投射到父母身上的焦虑。

而并非父母真实的心境。

不信,当你活得越好越幸福,你就会发现父母越看越顺眼。

而当你活得越拧巴越戾气,你就会发现父母越看越心烦。

父母始终是父母。

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和处境。

所以,你不必活成父母的面子,但一定要活成自己的里子。


07

  • 你以为所有人都会感动?

对《你好,李焕英》感触最深的,应该是70年代后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生的那群人。

这群人,包括我自己,见证了贫困苦涩且力求革新的中国,也有过忍辱负重的父母。

如今,我们大都为人父母,在角色互换中,对亲情、对家庭,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感受,也在不断成长和治愈里,对父母、对人生,有着立体而客观的认知。

加上,70后、80后和90后,如今正值盛年,是互联网上最有话语权的那群人,所以在回忆杀和祭往事的代入感里,捧火了这部电影。

其实,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并不像我们这群人,这么有共鸣。

50后、60后,已经步入老年,历经动乱,风烛残年,不看电影,更缺乏幽默。

00后、10后,尚且叛逆稚嫩,不解父母,不懂亲情,拒绝同化,更难以共鸣。

所以,电影院里,当我哭得像条狗时,我11岁的儿子笑嘻嘻地说:“妈妈,你哭啥?”

在他看来,他妈妈可比李焕英幸运多了:

每天臭美爱打扮,想干啥就干啥,能赚钱能花钱,绝不会为省5块钱路费,在大雪纷飞中走上10公里…… 

孩子的不感动,让我欣慰: 

我们这代女性,终于不再是“忍辱负重”的代名词,而是我们自己。

这是一代代女性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把这做派和精神传承下去。


08

  • 你以为你能逃脱父母?

《你好,李焕英》,让首次当导演的贾玲,一战成名。

之所以把“李焕英”这个名字搬到荧屏上,是因为她不仅代表妈妈,更指向她自己。

这部电影,是贾玲对妈妈的爱和思念,更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跨时空的看见。

如今,这部电影票房突破了30亿大关,也让在喜剧行业坚守多年的贾玲,迎来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这种情怀和商业的双成功,愿能巩固贾玲、张小斐这些实力派演员在影视圈的地位,也能掀起浮躁太久、造假太久的娱乐圈良币驱逐劣币的风暴:

名气大和资本足,不该是权衡一切的标准。

故事好和德艺好,才是观众买账的开端。

其实,不仅仅是娱乐圈,但愿各个“圈儿”,都能让良币昌盛,让劣币绝迹。

但,一想到,39岁贾玲今日的成功,依然得益于去世20年的母亲李焕英,忽然内心复杂中,想到这样一个命题:

你以为你能摆脱父母的馈赠吗?

不。

从我们出生躺在父母怀里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享受父母的恩泽和馈赠。

承认这一点,不是为了让我们背负沉重的恩情和孝顺,而是为了在接纳源头中确认:

我们所有人,都是踩着父母的肩头,走向更远更高的地方。

抵达更远更高的地方后,我们最终发现,自己走了这么久,依然没有走出父母的眼光和故土的影响。

所以,我们当了父母后,要走在修行的路上。

因为,我们深知源头和母体的力量。

所以,我们敬畏教化和传承的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