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烟的水?谁说的?” “非洲朋友说的。” “你相信了?” “起初不相信,后来相信了。” “为什么?” “我看见了。” “真的看见了?在哪里?” “在赞比亚。” 这是在赞比亚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内的雕像。 他比我早看见“冒烟的水”。 1855年,他坐着独木舟来到这里,发现大瀑布,并用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 他就是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通。 现在,这里城镇的名字也叫利文斯通,就是为了纪念他。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古戏中大将出场的程序。 今天,我们去拜见维多利亚瀑布,也是未见其貌,先闻其声。 远远地,就听到了隆隆声,如天雷,似战鼓。 趋近,震耳欲聋。 其声,响彻云霄! 怪不得当地人敬之若神,每年都要将黑公牛扔入峡底祭奠。 据说,附近的科鲁鲁人很怕大瀑布,从不敢走近它。 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还有两大瀑布是尼亚加拉瀑布和伊瓜苏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 呵呵,都在两国交界的地方。 瀑布是天然的分界线。 三大瀑布中,谁是老大? 真不好说。 判断瀑布的规模,一般有3个指标:落差、宽度、水流量。 能进人世界前三,都有自己的特长。 尼亚加拉瀑布水流量最大:平均流量5720立方米/秒。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3个长50米、宽21米、水深1.8米的标准游泳池,一秒钟都填满了。伊瓜苏瀑布爆发力比它强,最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但是,耐力不行,年平均流量只有1756立方米/秒。维多利亚瀑布年平均流量约935立方米/秒,排老三。 伊瓜苏瀑布宽度最大:4000米。维多利亚瀑布宽1700米。尼亚加拉瀑布宽1160米。 维多利亚瀑布落差最大:108米。伊瓜苏瀑布落差82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6米。 3个指标,各占1个第一。 难分伯仲。 维多利亚瀑布108米的落差是不是世界之最呢? 不是,世界之最是委内瑞拉与圭亚那高原的安赫尔瀑布,落差979米。 那安赫尔瀑布怎么未进入世界三大瀑布的行列呢? 这要看综合实力。 就像排世界强国一样,单看一个指标不行,要看综合国力。 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 激流滚滚,看不见底。 这108米的落差是怎么测出来的呢? 1860年,利文斯通率探险队第二次来到瀑布,垂下一条绑了几颗子弹和一块白布的绳子,派一人伏在一块凸出的悬崖上看着那小白布。绳长310英尺,子弹落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距水面大约50英尺,估算峡谷深354英尺,108米。 透过茂密的树枝,我们只能看到瀑布的局部。 水珠沿着赞比西河欢快地前行,到了豁口,突然凌空飞下,来了一次蹦极。 反弹一般在三分之二左右。 这里却不。 谷底像装了弹簧,把水珠反弹到305米的空中。 这是维多利亚瀑布的绝活。 绝无仅有。 你看,水雾扑面而来,没人敢用照相机,都在用手机拍摄。 到了上面,豁然开朗。 可以一览无遗了? 不,不,左面雾腾腾的,看不清楚。 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什么叫“冒烟的水”。 在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就听说当地人给瀑布起的名字叫“提斯伊萨特”,译成中文是“冒烟的水”。 当时不以为然。我见过瀑布无数,没有一个瀑布像冒烟的水。 现在才知,此言不谬。 这里,卡洛洛-洛齐族居民称维多利亚瀑布为"莫西奥图尼亚",意即"轰轰作响的烟雾"。 你看,桥的右边应该是瀑布,现在什么也看不见,全是“冒烟的水”。 像雨像雾又像烟。 水珠变成烟雾, 烟雾遮天蔽日。 看着眼前的景,想起了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莫非这“紫烟”是李白看到的实景? 以前读到这句诗,总有疑惑,庐山的香炉峰怎么会冒紫烟呢?算了,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不能跟他较真,也许这里是虚写,由香炉峰联想到香炉,由香炉联想到紫烟。后面还有“疑是银河落九天”呢,夸张得更厉害。 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么一回事。 下次去庐山,找一找哪个角度能看到香炉峰的紫烟。 收起相机,披上雨衣,冲过小桥。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双彩虹! 传说在瀑布下面,有一群美丽的姑娘,敲着金鼓。 金鼓发出的声音,变成了瀑布的轰鸣。 舞蹈溅起的水花,变成了漫天的云雾。 姑娘们身上的彩衣,光芒四射,到了天上,变成了七色的彩虹。 多么美妙的传说! 多么瑰丽的景色! 彩虹时有时无,更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瀑布也是时有时无。 雾来了,什么也看不见。 雾去了,瀑布还在。 壮观! 我终于领略了你的壮观! 这是真实的色彩吗? 右面飘来的紫烟、金黄色的云彩、多层次的蓝天,还有红色的摄像者,都像是画布上随意涂上去的油画颜料。 归途,有时间试一试慢速摄影。 流速变慢的瀑布,像不像流淌的牛奶? 或者像挂着的绸缎? 此刻,维多利亚瀑布是温柔的。 这还只是赞比亚的一面。 津巴布韦看瀑布更精彩。 敬请期待。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