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罗的海四国游(23):再探古城

 美在旅途 2021-02-19

昨天一场大雨,没有浇灭我探索古城古迹的兴趣。

今天起了个一大早,就是要继续昨天未竟的行程。

里加古城,我又来了!

广场上空空如也,

只有老爷车在等着我。

抬头看到墙上有一人物雕塑,该虚的都虚了,极具装饰感。

原来是装饰材料博物馆的外墙,怪不得!

只是来得太早,不得其门而入。

还是念念不忘昨天躲雨的教堂。

“不来梅的城市乐手”昨天和行人雨伞混在一起了,今天补拍一张。

这幢新建筑,怎么混到古城里来了?

别以为你披了一件红砖的外衣,我就不认识你了。

这才是真正的古建筑,

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古色古香的路灯,

一下子将我带到了几百年前。

鲜花盛开,世界美好,

就缺阳光了。

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209年,曾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雄伟的哥特式建筑。

它最出名的是巴洛克式钟楼,建于1690年,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教堂钟楼,后毁于火。

正面共有3扇门,这是左面的门。

门头上的雕塑,对称而又有变化。

门左侧的雕像,手上有和平鸽。

是和平使者吗?

门右侧的雕像,手上托着绵羊。

这是教堂中间的大门,昨天曾在里面避雨。

今天尚未到开放时间,里面是进不去了。

大门左侧雕像,手持十字架。

大门右侧雕像,手托酒杯,是酒神?

右边的门楼。

门楼上的雕塑。

左侧的雕像。

右侧雕像,手捧书本。

石头上已有风化的孔洞,毕竟年代久远了。

清晨,不见行人,只有木马守着。

空荡荡的马路,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头上彩旗飘扬,

远处尖顶在召唤。

终于看到行人了,

早啊,你们!

一重、二重、三重……

门框竟然有五重。

这里还有个五重门框的。

卖瓷器等艺术品的,店招也有点艺术性。

怎么一进古城就下雨呢?

只能躲在人家的雨蓬下拍照,角度大大受限。

雨天怎么还有人席地而坐?

不过我关注的不是这个,我在看屋顶上的“马头墙”,西式马头墙。

屋顶上的风向标上停着一只金属的大公鸡。

风信鸡,里加的特产。

其他地方的风向标上图案是各种各样的,这里就一种。

大概是因为雄鸡一声天下白,魔鬼无法藏身了。13世纪末叶起,当地居民就认为风信鸡是避邪之物。

仔细看,高高的钟楼顶上也矗立着风信鸡。

几百年前,里加人将鸡身两侧分别涂成金色和黑色。

当金色一面向着城市时,意味着顺风,预示将有亲人或贵宾来临。

而当黑色一面对着城市时,表示逆风,无船进港。

雨越下越大,

我边拍边撤。

圣彼得大教堂的钟楼是古城的制高点。

说起钟楼,也是命运坎坷。它被烧毁过,被震倒过。现在看到的是1973年重建的,金属结构,123米高,可俯瞰全城。

大楼第二层的柱子,一个隔一个地站着女子雕像。

呵呵,妇女能顶半边天。

其他地方顶梁柱的都是大力士,在这里却是女性。

据统计,拉脱维亚女性占全国人口的54%,是全球女性占比最高的国家。

最高,不是之一。

但就是这样,也不能叫她们去干重体力活啊!

玻璃过街楼。

小鸟挡道。

新式电车。

老房子。

有角楼的城堡式建筑。

这已经是古城外面了。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