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上海老城厢的小弄堂之曲折复杂首屈一指,没想到菲斯老城的老街有过之而无不及。 方圆2.5平方公里,有多少弄堂呢? 有的说6000多条,有的说9000多条。 反正已数目庞大到弄不清楚了。 小巷纵横交错。如果仅仅是纵横,那倒也好认。问题是还七歪八畸,3个弯一转就找不到北了。 有人拿着GPS导航的地图,转来转去,还是转迷路了。 为此,我们在中国导游、摩洛哥导游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位菲斯本地导游。 菲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资格老。 菲斯河右岸的古城建于789年,左岸建于809年。11世纪两部分合并,成为伊斯兰圣城,称非斯-埃尔-巴里。 13世纪在古城西部另建新城,称非斯-埃尔-杰季德。 1916年,在古城西南高地上又建了新城。13世纪的新城变成了旧城。 所以,菲斯有古城、旧城和新城。 也有人将古城和旧城统称为老城。 好,现在开始跟我走街串巷逛老城。 这里的香烟论支卖, 这里的皮包连成排。 皮革城不能不看, 但也不能多看, 多看眼睛要看花的。 原始的手工染坊, 摄影圈里名气很响。 我已见过不少作品。 早就摩拳擦掌, 想来好好拍几张。 不料时机不对, 现在不是染色的季节。 清洗工作,不好做啊! 现场臭气熏天。 导游给每人发了薄荷叶塞鼻驱味, 不管用。 浸泡过后, 手工清洗。 阳台上,挂满了清洗过的牛羊皮。 背着沉重的皮革, 走在染缸的边缘。 这不是“秀”场, 这是真的工场, 还在加工制作的工场。 不容易啊! 一只皮包、一双皮拖鞋,要经过多少道工序? 五颜六色的染缸,拍出照片来好看。 在这里干活,真的不好受! 色彩缤纷的市场。 食材丰富的市场。 卖鸡的地摊。 卖豆的地摊。 看来蚕豆成熟的时间和上海差不多。 这里的商贩心态很好,你爱买就买。 不吆喝,不强塞。 即使不赚多少钱的小生意,也做得相当认真。 瞧,穿针引线的大爷。 做得多认真! 当地导游领着我们抄近路,走小路,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小弄堂曲曲弯弯, 两旁危房。 小毛驴慢慢悠悠, 一边让道。 路窄,机动车开不进来, 小毛驴担当重任。 毛驴累了, 要加油了。 手推车上场。 继续穿弄堂。 穿弄堂。 继续逛市场。 逛市场。 有的生意好, 国王曾接见。 有的无人来, 自己坐柜台。 阿甘油, 自产自销。 手工活, 熟能生巧。 蛇皮袋高挂。 背景墙如画。 地盘有限。 货源充足。 来去匆匆。 琳琅满目。 泉水汩汩。 水池多多。 岁月沧桑。 笑意盈盈。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