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场,已见过马丘比丘的巨幅照片,那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拍摄的。



 在克丘亚语中,“马丘比丘”的意思是“古老的山巅”。
1911年,美国耶鲁大学考古学家宾海姆来找名叫“维尔加班巴”的印加古城。 历史书上记载,维尔加班巴于1512年落入西班牙人手中。 从此,杳无踪迹。 

 于是考古学家就把这座天空之城命名为“马丘比丘”了。

 如果云再近一些,披在马丘比丘身上,若隐若现,那不就像天空里的城市了?



 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诗仙李白,请到这里来坐坐,好吗?


 这里离首都库斯科120公里,山高路远,来一次不容易。 马丘比丘遗址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200多间房屋,可能像避暑山庄那样,还兼具皇家行宫的功能。
 一般城市都建在交通要道、繁华地段,而马丘比丘偏偏建在行走极其困难的崇山峻岭之上。 西班牙入侵后,印加人逃入深山,另建了一个宏伟的城堡,作为藏身之地,同时也把大量的黄金埋在那里了。 否则,无法解释西班牙人在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毫不知情,秘鲁独立后近百年竟无人涉足。 如果是祭祀太阳神的殿堂,大家都知道,无法保密,怎么会消失400年?



 墙底部的大石块,上百吨重,普通人怎么抬到山坡上来? 石块与石块的拼接,严丝合缝,一张纸片也插不进,古印加人是怎么计算、切割的? 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古印加人是如何规划设计的?


























如果您觉得这篇游记还可以看看,请点右下角的“在看”。谢谢!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