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利行:(8)找到眼睛的地方

 美在旅途 2021-02-19

这里是第一批移民登陆的地方,也是找到莫埃眼睛的地方。

是“眼睛”,还是“眼镜”?

是眼睛。

16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部落首领欧图·玛图率领第一批移民从这个海滩登陆。

真会挑地方!

这是复活节岛上仅有的两处沙滩之一。

其它地方都是礁石,很难登陆。

当时,欧图·玛图的部落在故乡被对手打败,只能背井离乡,分乘2艘大独木船,在海上漂泊了2个多月,来到荒岛。

据说,船上装了甜薯、甘蔗、香蕉、鸡等。

谁说岛上没有3米以上的大树?

这里有高高的棕榈树和椰树。

那么,是曾被砍光的大树又复活了?

复活节岛么,应该复活。

保护环境,大家都懂了。

大石台“纳乌纳乌阿胡”(Ahu Nau Nau)长60米,宽12米,7尊巨石像端立其上。

这就是有名的“七武士”,毛利巫师的儿子,在这里等待第一批移民的到来。

7尊石像,4个戴帽子。

复活节岛上戴帽子比例最高的一组石像。

仔细看,4顶帽子,都不雷同。

再仔细看,背后有纹饰。

有打结头的裤腰带。

穿着丁字裤?

怪不得有人说“七武士”,是复活节岛上保存最完好的巨石像群。

怎么会呢?

要风化,都风化。

一视同仁。

难道大自然特别眷顾这一组雕像?

是的,您看这里多了什么?

沙。

正是这些沙,保护了雕像。

此话怎讲?

这里的石像被推倒后,掩埋在沙子里,躲过了自然风化对石像的侵蚀,所以保存较好。

不是有2尊坏了吗?

虽然有2尊石像的头,在当年的部落战争中被砍掉,但并不影响整个遗迹的重要性和可观性。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发现了巨石像莫埃的眼睛。

1978年,考古学家塞尔吉欧·拉普(Sergio Rapu)带领一个团队来做修复工作。

有人在附近沙地里发现一块白色碗状珊瑚和一个红色凝灰岩小圆盘,明显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器具。

当考古学家拉普把小圆盘嵌入碗状珊瑚时,猛然意识到这有可能是巨石像的眼睛。

他把“眼睛”放到正准备竖起的第二尊石像眼眶中,居然严丝合缝。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石像是有眼睛的!

连当地居民也不知道。

可见眼睛掉落已久。

是因为缺少好的粘结剂?

反正很久以来,人们看到的石像只有深眼窝。

遗迹保护组织复制了这只眼睛,给4尊石像安上。

有了眼睛,巨人面貌更生动更传神了。

五官俱全,目光炯炯。

注视着人们,注视着家园。

不过,看惯了没有眼睛的石像,突然看到有眼睛的石像,总有些别扭。

就像我们当初看惯了《地道战》《地雷战》黑白片,突然看到彩色的战争片,觉得这烟火怎么这么假呀?

装眼睛的做法遭到了考古学家们的强烈批评。

因为复制的眼睛不是真品。

结果,所有眼睛都被取了下来。

这时,有眼睛的巨石像照片已传出去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没看到实物很懊恼。 

岛民想了一个办法,收费,安眼睛,拍照。拍完照后,再取下眼睛。可这样做的后果会损伤石像。

拉帕努伊长老会决定,在岛上选一尊石像安装永久性眼睛。

选择的结果大出考古学家们的意料。

那尊装眼睛的石像,不在发现地这里,而在小镇旁的塔海阿胡。

原始眼球陈列在小镇博物馆里。

不要失望,明天我会领你们去看的。

先把这里的巨石像看完。

一座孤零零的石像,
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1947年挪威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用原始的航海手段,乘坐木筏,历经102天,航行8000公里,为了印证波利尼西亚群岛原住民来自南美洲的猜测。
他的历险故事被拍成电影《孤筏重洋》,并于1951年获奥斯卡长篇纪实电影奖。

在航海过程中,托尔·海尔达尔曾登陆复活节岛,带领十多位岛民用9天时间,修复了“阿图热胡基阿胡”(Ahu Ature Huki),竖起了眼前的这座石像。

石台上还有空位,原来的同伴呢?

深深的眼窝,有点忧虑。

细细的手臂,不缺肌肉。

这位是前辈的前辈了。

早期石像,较小。

躯干瘦长,倒下后散架了,现仅存头像。

我一边走,一边看着地上。

还想找一只眼睛?

肯定已经地毯式搜寻过了。

除非掘地三尺。

考古发现,哪有这么容易?

还是看风景吧!

阿纳凯纳海滩,拉帕努伊文化的发源地。

风平浪静,当年的独木船早已无影无踪。

值得欣慰的是,消失过的树林又回来了。

在高高的椰树下漫步。

在密密的林地里搭棚。

今天的晚餐安排在这里吗?

不吃饭,坐一下,味道也很浓。

我会记住这地方的。

如果您觉得这篇游记还可以看看,请点右下角的“在看”。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