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幅俄罗斯“合作油画”《林中雨滴》和《松林的早晨》

 dingwenbei 2021-02-19

这里要说的是俄罗斯画家希施金和萨维茨基的两幅“合作油画”。

在国画界,经常有多人合作完成一幅画的佳话,最著名的比如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就是由傅抱石、关山月两位著名画家合作完成的。岭南画派的关山月画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而金陵画派的傅抱石则画流水瀑布。

《江山如此多娇》

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一幅著名的国画《百花齐放》,为武汉的国画家26人合作(画于1956年10月11日)我画牡丹,你画芍药,他画鸽子,最后还请文学大师郭沫若题字。

国画与西洋画不同,分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一般每位画家只擅长一类,很少有兼通的。即使在同一类中也还细分,比如大家都知道,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黄胄画驴,等等。不是说别的不会画,而是说某一门他有绝技,盖世无双。

正因为如此,国画家合作经常是这样,每人画他最擅长的一样,大家凑成一幅。

但在西洋画,比如油画中,很少分得这样细。他们从开始打基础,练素描、画石膏,画静物,大都画同样的内容。学成后基本上什么都能画,因为无论画人画物画景,明暗,色彩,调子等等规律都是一样的。当然,待成名后,也确实有各自的偏好,有人擅长画人物,有人擅长画风景。但只是大致的偏好,不像国画分得如此之细,专门画马、画驴、画虾,画牡丹、画梅花。

也正因为此,油画家很少有两三人合作画一幅,你画人我画景。大多是个人作品,即使合作也不分工得那样明确。

但偏偏希施金是十九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中的专业森林画家,一辈子只画森林,不画别的。被人们誉为“森林的歌手”。

《希施金肖像》俄国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画

希施金的森林作品中有两幅名作值得说一说,一幅是《林中雨滴》,雨林中有两位打着伞的夫妻,和一位背着枪的猎人,增加了画面的生气和微雨的意境。

《林中雨滴》中的三个人是萨维茨基画的

另一幅是《松林的早晨》(也叫《松树林之晨》,森林中有几只熊,母熊跟小熊玩耍。使森林一下子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松林的早晨》中的熊是萨维茨基画的

这两幅画中的人和熊,都不是希施金画的,而是他的朋友、萨维茨基的作品。萨维茨基作为画坛名家,从未透露过他为希施金点缀“小品”的秘密,画史上也没有正式的记载,只有非常熟悉他们友谊的同行才知道这个故事。

萨维茨基在巡回展览画派中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风俗画家,他与希施金同是皇家美术学院学友,两人私交极好,常一起参加彼得堡的艺术活动。萨维茨基是希施金画室的常客,希施金经常邀请萨维茨基为他的风景画添加生色之笔。

萨维茨基

文艺界最重名气,一般合作的作品都要署每个作者的名字,但这两幅画没有,只署希施金。大概这两位同学太熟了,不在乎这个。希施金比萨维茨基整整大一轮,萨维茨基就愿意“白白”给老学长帮这点小忙,而希施金也乐于看到小学弟为自己的作品增点儿小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位著名画家的纯洁友谊和心灵,非功利小人可比。

《出征时的告别》萨维茨基

萨维茨基长于画人物画,历史画,代表作为《出征时的告别》,这是萨维茨基十九世纪80年代的巨幅创作,描写了俄土战争时期被征入伍的青年农民与家人告别的情景。这幅画从构思到完成,整整用了10年时间。画面上人物众多、表现技巧熟练,是俄国19世纪后期风俗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希施金和萨维茨基共同执笔合作堪称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图片来自网络)

文/闲云若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