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的一首深情之词,写尽了相思之苦,开篇便是千古名句

 昵称535749 2021-02-19

2021-02-18 08:49 

华人号:中国文化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他的词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的感觉,因此稼轩词也常被人称为“英雄之词”。在他的这些词作中,我们能看到属于这位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的壮志豪情。

他写《鹧鸪天》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他写《水龙吟》道:“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英雄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但是,倘若我们就此以为稼轩居士只擅豪放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稼轩居士的婉约词一样出类拔萃,《青玉案·元夕》中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句更是人尽皆知。

而事实上除此之外,辛弃疾还曾写过一首深情的词作,其中更是道尽了相思之苦,这首词唤做《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在写作之时,便在题下注明“代人赋”,可见这乃是辛弃疾代一位女子所书的词作。但是,就其内容而言,我们却不得不说的是词中在描写女子的相思之苦的同时,背后更有辛弃疾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之情体现。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适时北方早已沦陷于金人之手。父辈的谆谆教诲以及目睹了金人统治下汉人的屈辱、痛苦,也让他少年时便已立下恢复中原的宏愿。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辛弃疾也聚集人员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而在起义军之中他是文人但更是一个厉兵秣马、驰骋沙场的武人,当听闻耿京为叛徒所杀时,这位只有二十出头的青年,亲率五十余骑袭击几万人的敌营并将叛徒生擒,其勇武可见一斑。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一个人愿望的成功与否,总要受到时代的牵绊。就在名重一时的他,因为勇武果断而被宋高宗委以江阴签判之职步入仕宦,并以为可以大展抱负之时,等待他的却是壮志难酬的结果,是一生坎坷的仕宦之旅。

初入仕宦,他热情满满上《美芹十论》、《九议》等策论,可得到的却都是冷脸。当然得益于他的才华,他也先后被委派地方出任要职,可这些与自己的壮志相比无疑是大相径庭的。

内心本已是压抑与痛苦的,外加上他豪迈的性格、坚持北伐的主张,自然也不会缺少被弹劾的桥段。

1181年,辛弃疾已经42岁,时年十一月他被弹劾官职被罢,也只得回到上饶的新居之中居住。本来新居落成,乃是喜事一桩,可是被罢官的事由自然也让辛弃疾意难平。

诗词赏析

这首词“工于发端”,起始之句便可以说是功力毕现。在开头的这两句之中,作者描写了“晚日寒鸦”、“柳塘新绿”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种在晚日的余晖中,寒鸦绕树啼叫,佐以送人归来的场景,孤单、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可另外一种却是在池塘边的柳树已经发出嫩绿的新芽,春光明丽、春意盎然之景亦是跃然纸上。

而正是在这看似矛盾的哀景、乐景的冲突之中,作者已然完成了词作的升华,他跳出了惯有的哀景写哀情的窠臼,可这份乐景就真的快乐了吗?

显然不是的,而这也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接下来的几句,女主人终于将这份“愁、恨”一一道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名句。

“倘使不是眼下正遭遇的离愁别恨,我是定然不会相信有人伤心白头。”

而在下片之中,女主人终于忍不住了。她有的是“肠已断,泪难,相思重上小红楼”,离肠寸断,在明知乱山重叠,就连天空都被遮断了的情况之下,她又一次登上小红楼。为何会如此呢?无疑这就是情难自已,这就是爱之至深、念之至深。她能够做的也只能是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着。

小结

对于这首词,清朝许昂霄评价: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其实,对于词中女子的所作所为,想来但凡是经历过爱情、离别的人都会感同身受。这种愁苦,恰就是发自内心的五味杂陈,发自内心的苦闷。

当然,对于写下这样一首婉约词的辛弃疾而言,想来他心中有的更多的是要藉由此来表达自己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吧。纵使是“情知已被山遮断”,他辛弃疾也定然会“频倚阑干不自由”。

而在这之后,辛弃疾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即便是在68岁弥留之际时,他心中有的仍是“杀贼!杀贼!”。

我想也只有爱之至深,恨之至深,方能如此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