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13)

 新用户9528hhAI 2021-02-19

培根自画像

培根为什么要这样绘画?他会举例一百条理由,也可能什么也不说,因为场合不同他的表现也不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画家绘画的理由都是可有可无的,只起着应景的作用而已。孩子的本性就爱画,或者说从乱划拉开始,这也算是动物的本能吧,觅食或隐蔽的本能动作模式。当人类受了高等教育之后便要失去某些动物本性吗?不可能的。你没见战争将人的原始动物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吗?当人对自身了解的更多,如人类的基因与南美洲果蝇有百分之九十六的相似度时,在我们创造的辉煌文化中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许令敏感且具有探索精神艺术家们困惑了。从自身出发奔赴更广泛意义上的追寻,夹杂着情绪、混合着诗意和哲思,开始他们的“瞎划拉”。由此会令人想到人生的意义在哪儿?在艺术这个生态系统里,怡情或许是最本质的一个选项也未可知。

下面作者按收稿排序)

   画家施海兵自画像

你没有感觉到吗?你看,我的人物画都是自画像。(施海兵

   画家杨涛自画像

总是有时候画的一些画,要么就是自画像,要么就是看上去像自画像。(杨    涛语)

   画家常晓军自画像

不知不觉画了一些像自己的东西。 勉强也是无意识的认知自我。隐藏于面目下的本来面目。渐渐水落石出。(常晓军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