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王文薪读后感《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1)
2021-02-19 | 阅:  转:  |  分享 
  
《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读后感龙泉育才王文薪教育教学是琐碎、平凡的,有的人可以把琐碎的工作当成一份事业追求,可以把平凡的事情视为一种艺术创
作,郑英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行动研究者”。??我怀着钦佩之情,我打开了郑英老师的《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在书中深刻剖析了现
在老师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了实际案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做,阅读此书,我有很深的感受:这本书,可以视为郑英老师20多年教学实践的
“行迹”,“每一堂课都是教师教育生命中的一个点,点点相连,便构成了他教育生命的轨迹,也决定了他教育生命的质地”。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
是:“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守护作为育人主阵地的课堂?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守护,怎样守护会更好?”全书分两辑,第一辑“课堂,要让生
命在场”,共6篇,其中所思考的,包括预设与生成、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教学情境创设、课堂教学评价等我们日常教学中所关心的
问题;第二辑“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共9篇,郑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我们分享了她对于教育教学的“形而上”思索,追求“简
约”之美,还课堂以“无为”和“清静”,“把逆境牌打成顺风牌”,等等。郑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提出了可行的策略和方法”,让我们感受
到了思想的魅力。郑老师似乎随身带着一个“锦囊”,面对教学中的各种“意外”,随时可以出招——绝招、妙招、怪招,招招有效。课堂教学总是
充满悬念和变化的,正是这种悬念和变化,使教学具有了挑战性和创造性。反观我们当下很多按部就班、精准预设的所谓高效课堂,我常常觉得,我
们已经离教育的真实世界越来越远了。我们借由郑老师的课堂,重新返回教学的本真状态——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机智的、有趣的,充满无限可能的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新课程实施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应少讲,甚至不讲,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是必
须要“讲”的,但是教师“怎么讲”“如何讲”却是值得斟酌的。郑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讲解需要找准时机,她提出的“七讲”:讲在“节点”处(
学生情感冲突时),讲在“拐点”处(学生误入歧途时),讲在“盲点”处(学生视而不见时),讲在“焦点”处(学生争论不休时),讲在“热点
”处(学生兴趣浓厚时),讲在“低点”处(学生思维游离时),讲在“难点”处(学生困惑不解时)——确实是高手使出的妙招,她让我们感受到
了教育的智慧。课堂是师生相遇的地方,是生命与生命交相辉映的场所,教师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决定了课堂世界中生命的存在状态
。“每次临近上课,我都会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着装,以保持知性、优雅的教师形象”,郑老师在课堂上,像一棵开花的树一样“挺拔地站立”,目
光“庄重而柔和”,声音“轻柔却有力”“带着饱满的热情”。课堂是教师的高光时刻,也是教师绽放自己生命之美声美色的世界——这就是面向每
个学生的生命,敞开并敞亮自己的世界。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中说:“课堂中,教师不是要努力地寻找进入学生的世界的教态,而应该让学生能
够进入自己的身体意象中。”“无论你生长在哪里,都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是乔木就展示自己的挺拔,是小花就奉献自己的芳香,是小草就展示自
己的顽强,这才是最美的状态”,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正是在课堂这个看似小小的世界里,教师成就着学生,也成长了自己。开卷有益,掩卷而思。
献花(0)
+1
(本文系xiaoxi04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