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路上历史建筑(下)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2945180000210 清远里 清 外滩街道 310102945180000211 庆顺里 清 外滩街道
 清远里(Qingyuanli) 即原北京东路288弄。在区境东北部,河南中路东侧,北京东路、南苏州路之间。占地1.3公顷,有石库门房屋34幢。清光绪二年(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附图上已标有清远里。1994年拆除。
 北京东路316弄庆顺里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316弄 | 庆顺里 | 旧式里弄 | 1911年 | 砖木二层 | 29幢 | 863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360弄 | 福兴里 | 旧式里弄 | 1928年 | 砖木二层 | 12幢 | 4154平方米 |
 北京东路378号景云大楼,河南中路与山东北路之间。坐北朝南,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946平方米,建筑面积3421平方米。1931年建造。1956年5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长城科学仪器商店、光芒玻璃商店等单位使用。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805190000411 景云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北京东路384号永华大楼位于本区浦西东北部,北京东路386号,河南中路与山东北路之间。坐北朝南,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577平方米,建筑面积2196平方米。1925年建造,通易信托公司曾设此。1955年11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上海市五金交电公司工具分公司等单位使用。 北京东路398号,在五层老大楼新加建10层,罕见的。 北京东路432号景楼大楼,山东北路与山西南路之间,背靠南苏州路。坐北朝南.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422平方米,建筑面积2606平方米。1949年建造,1956年5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黄浦机电商店、东风变压器厂等单位使用。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526弄 | 惠民里 | 石库门里弄 | 1900年 | 砖木二层 | 3幢 | 328平方米 |
北京东路528号楼上,刘少奇1931--1932年旧居。 北京东路543号大华大楼,石潭弄口。坐南朝北,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3534.4平方米.1928年建造,因大华旅馆曾设于此楼.故名。1956年5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红心旅社、庆丰包装材料商店等单位使用。 北京东路627弄松安里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627弄 | 松安里 | 旧式里弄 | 1930年 | 砖木二层 | 10幢 | 960平方米 |
福建中路533弄 德兴馆
地址 | 里弄 | 建造年份 | 式样 | 结构 | 住宅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533弄 | 厚德里 | 1930年 | 旧式里弄 | 砖木二层 | 3幢 | 640平方米 |
北京东路北侧建起了“上海科技京城”。
1937年拍摄的北京东路664号胡庆余堂。
地址 | 里弄 | 建造年份 | 式样 | 结构 | 住宅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658弄 | 新庆余里 | 1919年 | 旧式里弄 | 砖木二层 | 14幢 | 1934平方米 |

南京东路浙江中路保康里 南京东路756弄保康里 浙江中路563弄保康里,上海青年艺术滑稽剧团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浙江中路575弄 | 保康里 | 旧式里弄 | 1924年 | 砖木二层 | 25幢 | 5014平方米 |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石库门里弄,建于1928年。 北京东路780号黄浦剧场临贵州路,原金城大戏院,1933年由国华影业公司经理柳中浩、柳中亮兄弟筹资建造。1933年开工筹建,1934年2月1日落成开张,开幕式放映了阮玲玉主演的《人生》。1943年改演京剧,1944--1945年由国风剧社演出话剧,抗战胜利恢复电影放映。1954年由市文化局代管。1957年起作为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基本演出阵地并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字改名黄浦剧场。1958年春节市人民淮剧团演出《水漫泗洲》、《夺印》、《海港的早晨》等在此首演。1967年以后基本停演,1974年因舞台狭小,无改建条件,遂停止戏剧演出,专映电影。2008年黄浦剧场修缮扩建了“国歌由此唱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2009年黄浦剧场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大戏院(丽都大戏院、贵州影剧场) 位于贵州路239号,初由中学教师出身的何挺然集资成立怡怡公司,投资兴建,民国15年(1926年)11月19日开幕,3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占地1382平方米,观众厅2层,设座位1058只,初名北京大戏院,民国24年改名丽都大戏院,专映电影。1951年开始改演戏剧,尹桂芳领衔的芳华越剧团长期在此演出《红花村》、《江姐》等剧,有较大影响,至1958年底赴闽结束。其间云华越剧团、合作越剧团亦常演于此,成为沪上重要越剧演出场所。1959年后由市文化局安排中小型剧团演出。1966年改名正红剧场。1972年更名贵州剧场。1977年大修后作为影剧两用场地,改称贵州影剧场,设座1100只。1982年因邻近工地打桩引起后台地面塌陷出现墙面裂迹,演出停止。1988年改为商场。1993年3月辟出200平方米的场地开设丽都机电五金商店。 丽都大戏院早期的效果图 北京大戏院(北京路贵州路口) 照片@焦达提供。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796弄 | 永康里 | 旧式里弄 | 1933年 | 砖木二层 | 5幢 | 1692平方米 |
 北京东路819弄五福里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819弄 | 五福里 | 旧式里弄 | 1925年 | 砖木二层 | 2幢 | 48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830弄 | 瑞康里 | 旧式里弄 | 1934年 | 砖木二层 | 15幢 | 408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东路850弄 | 宏兴里 | 旧式里弄 | 1935年 | 砖木二层 | 18幢 | 4226平方米 |
 北京东路870号西藏中路 北京东路西至西藏中路结束。 北京东路西藏中路和芝罘路交叉口,中间旧时叫中法大药房 北京东路西藏中路和芝罘路交叉口,已经是1980年代。 北京东路西藏中路中法大药房。
我的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