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禅真是个昏君吗?专家笑称:看他给五虎将赐的谥号,你就知道了

 xianfengdui111 2021-02-20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相信大家都从小说或是电视剧电影了解了罗贯中所描绘的三国世界。只是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将星云集的蜀汉最终没能笑到最后呢?要知道三国时期十大猛将蜀国五虎将就独占了五个名额。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其一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基本上是以刘备的蜀汉集团发展历程为框架进行叙述,所以对于蜀国自然会更加了解。

而第二个原因便是蜀国“二代”都没什么太大的才华,尤其是刘备的接班人刘禅。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刘禅都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昏君,其中最能体现刘禅昏庸的就是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志·后主传》中就记载到:司马昭曾经设宴招待刘禅,曾经问刘禅是否想念故乡,刘禅直接答道:“此间乐,不思蜀。”

这件事情让刘禅彻底坐实了昏君之名,但是刘禅真的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吗?不论智商或是品德,至少刘禅的情商是完全过得去的。在夏侯霸投奔蜀汉的时候,刘禅就立刻接见了他,并且对他说:“刀剑无眼,你先祖之死和我们没有关系。”之后刘禅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道:“这也是你的子侄呀!”(夏侯霸的堂妹是张飞的妻子,而他们两的女儿就是刘禅的皇后)并且没有因为夏侯霸的过去排挤他,还对其委以重任。刘禅在任的时候虽然被诟病亲近小人黄皓,但是从《华阳国志》中刘禅对黄皓的评论“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我们可以知道刘禅也知道黄皓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因为抹不开颜面才一直不处置他。

研究了刘禅封给蜀国五虎将的谥号来看,刘禅对这些先帝时期的重臣的优缺点也是看得非常透彻:关羽壮缪、赵云顺平、张飞桓侯、马超威侯、黄忠刚侯。这些谥号充分地展现了关羽虽然武勇但是刚愎自用、赵云武艺高强又稳重可靠、张飞擅长上阵拼杀开拓战果(辟土服远曰“桓”)马超神威难当、黄忠虽然老迈却依旧刚强。所有人的性格都被概括了进去。

再说说刘禅的学习能力,14岁开始刘禅就在诸葛亮的教导下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书籍《管子》《韩非子》等等,同时还在成都射山附近地区练习武艺。到了18岁左右的时候刘禅就已经可以出师,连诸葛亮都评价其“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从这些实例来看,刘禅绝对不能算是一个蠢笨的昏君,只是刘禅的性格比较懦弱,又有些优柔寡断,实在不适合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下生存。而且刘禅的治国能力不高,只能依靠诸葛亮来维持蜀国的发展。因为诸葛亮事事都亲力亲为,没有注意培养刘禅以及其他将领,导致蜀国后期青黄不接,只能靠70多岁的赵云来打头阵,之后姜维北伐的时候还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境地。

蜀国文武人才凋零才是蜀国衰败的主要原因,倒不能完全怪在刘禅头上。

前文已经说过《三国演义》是小说巅峰之作,是作者罗贯中收集了史料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之后精心编写而成的佳作,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非常之高,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引起清朝国民的热爱,上至王公下至百姓无不对《三国演义》喜爱非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