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人,都有哪些特质?

 何映钢 2021-02-20

Life Is Beautiful Soothing Sounds Universe - Morning Coffee Relaxing Music. Happy New Age Sounds, Soothing and Healing Nature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La rose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很多人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做各种总结和计划时,难免会复盘和思考:每天拼尽全力为家庭承担责任,为事业燃烧激情,但随着时间过去,我们又留下了什么?是庸庸碌碌的蹉跎岁月,还是真正在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人和你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不愿虚度光阴,想要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是人类古老的话题,永恒的追求。

心理学家维克多 · 弗兰克就曾在著作《活出意义来》中表示:「一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但很多人承受了生活的拷打,却不明白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是什么。所以,在开启新的一年,进入人生的下个阶段时,我们或许可以先思考一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找到人生的意义,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永远先做难的事

把目标放远一点

就不会过于焦虑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层次发展的最高阶段。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等级构成。

由于「自我实现」被视为是最高级的需要,所以人们潜意识地将它排在最末尾。而最近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时候人类的痛苦和焦虑,不是因为前几项需求没有实现,而是最高级也最重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某部热播剧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引发了共鸣,剧中的主人公感慨地说:「工作一辈子,买不起一间房子。」很多当代社畜看完纷纷表示戳中痛点,还有很多网友纷纷调侃说:「年轻时总相信自己能展翅高飞,年过四十才明白原来我们不会飞。」

人们顾影自怜时忽略了一件事,有意义的人生,本身就由三部分构成:目的,连贯性和幸福感。如果人生目标变成了买房(目的),那么当我们持续努力(连贯性),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时,就会戳破幸福的气球。

可问题是:买房,就是人生的意义,这个出发点是不是本身就有问题?

这其实涉及人们长期以来,误读了「马斯洛需求」的发展,以为这五个等级的需要是按部就班进行的。比如,如果我们想要真正过上幸福而有价值的人生,我们需要先渐次满足前四项需要。努力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成家立业,建立和谐有爱的家庭,事业有成享受他人的尊敬。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说实现理想,则放在最末尾的。

于是,不能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而要做能给自己带来前四项满足的事,成为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道路。可遗憾的是,如果我们陷入误区,可能一辈子就卡在第一项事情上了。比如说,在很多国人的概念中,房子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如果买不起房,人生就会陷入无尽的无力感和坍塌感中,谈何实现自我价值,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北上广深的房价动不动就上千万,有几个年轻人,一开始就买得起?将个人的人生意义和幸福,与房车挂钩甚至以绝对的物质来衡量,是当下年轻人幸福感低下的原因。因为高昂的房价注定是一个荒谬的,无法在第一阶段实现的人生目标。

人们总觉得自我实现,只属于那些每个行业做到极致的人。一个人满足了生存的最基本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安全和亲情的渴望,然后是尊重的需求,满足了自信心和自尊的需要后,一个人才会可能开始自我实现。

因此,人们潜意识地将自我实现排在最末尾,误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罕见的品质。大约只有1%的成年人实现了理想,往往忽略了一件事,那些能够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在最初首先选择的就是自我实现,比如爱因斯坦,乔布斯,比尔 · 盖茨... 而前几项需求的满足,反而是人生中的附属品,伴随着自我实现之后赢来的战利品。

可见,以为一定要满足安全感和各项生活需求,才能去追求自我实现,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误区。尤其是对于今天衣食无忧,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还将这种观念奉为准则,就会错失真正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黄金阶段。

「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干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告诉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说这句话的人,叫约翰 · 列侬。

1980年12月8日晚,列侬在自己的寓所,被狂热歌迷马克 · 查普曼枪杀,那一年他才40岁。距今,也四十余年了,但人们从未忘记他。提到披头士,人们会想到他;提到摇滚乐,人们会想到他;提到理想主义者,人们还是会想到他。1994年,他入选摇滚名人堂。2004年,他入选《滚石》杂志评出的「历史上最伟大的50位流行音乐家」。

回顾列侬短暂的人生,他一直在追求童年所理解的快乐,做那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6岁时画画,弹班卓琴。10岁时写诗,希望成为一名诗人。12岁时渴望成为劫富济贫的「罗宾汉」。17岁时渴望组建自己的乐队。22岁希望成为猫王那样的歌手。26岁的理想是渴望世界和平。

乔布斯曾说过:因为列侬,这个世界上的理想主义者「曾经出现过」。人们无法否认列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列侬的一生,就是自我实现的一生,他从不否认自己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从不介意一遍又一遍的说:给理想一个机会。

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

通常都拥有这些特质

在马斯洛之后的心理学家们,鼓励现代人将「自我实现」这一最高需求,纳入自己最初的人生追求,作为个人健全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们也在「马斯洛需求」的基础上,分享了一些「自我实现」的人,所需要的基本特质。

心理学家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那些成就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人,除了将「自我实现」放在首位以外,往往还有以下特质:

1. 从内向外看待世界,注重精神成长

乔布斯出生于一个领养家庭,从很小开始,就不断追问一个问题:我是谁?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他从大学时就开始研究哲学,并很早就开始顿悟。严格意义上说,乔布斯的成就,不是逻辑思维的成果,而是精神创造的结晶。

2004年,被确诊患有胰腺癌,并只有3到6个月生命的乔布斯,凭借自己的豁达和从容,不仅扛过了死亡的压力,还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又研发出了 iPhone 和 iPad 两款最经典的产品。他告诉人们: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掉,是防止陷入畏首畏尾的最好方法。

对于注重精神成长,专注于由内向外看的人来说,无限开阔的心灵能打开视野。可以让人在惊喜和敬畏中,忘记时间和空间,坚定专注于对自己来说极其宝贵的事,并获得超越自己的巅峰体验。

2. 具有自我接纳,和开放的世界观

「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往往扎根于现实,具有开放的世界观。可以充分接受他人,无论对方是何种背景,身份,态度,经济或文化因素,都会给予同等的对待。他们喜欢与成熟的三观相撞,观点交锋缔造的快感,而不是求认同,或停留在舒适区。

现实中,很多人都喜欢稳定。当无法稳定时,他们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对这类人来说,未知等于恐惧,而不是刺激;探索缔造焦虑,而不是快感。但对于「自我实现」者而言,事物最美的就是还未命名时,交流最好玩的就是对方与自己不同时。他们既不把自己的缺点视为缺点,也不把别人的缺点视为缺点,仅仅认为这是个人特征。

他们可以以坚忍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人性,从而能够真正理解和接纳他人,保持开放性,让自己可以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3. 看到人的本性,因而保持理性

「自我实现」的人能看到人的本性,将人视之为人,而不是标签。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和职业不同就区别对待。他们有自己天然的道德感,而不拘泥于时代或国家的道德束缚。

比如,最能代表「自我实现」者道德感的当属简 · 亚当斯,她因争取妇女和黑人权利而获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当年她努力争取妇女投票权,遭到了国内公众的批评和反对,但亚当斯并没有屈服于公众压力。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个体,他们的眼睛不会被各种有色眼镜所扭曲。在寻求理解人类思想的过程中,那些「自我实现」的人,会按照人本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世界。

4. 自我驱动型,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尽管大多数人仍在「需求层次」的低层次中挣扎,但「自我实现」的人专注于个人成长,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坚定的使命。这种使命感,往往超越他们自己的个人生活。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 ·  施韦泽,就是最好的案例。

施韦泽(别名:史怀哲),是一位出色的神学家。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巴赫音乐研究专家,这些都不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就。1904年,当他听闻非洲缺乏医生,无数老人孩子在绝望中死去时,29岁的他开始决定学习医学,然后到非洲行医。

这个想法很疯狂,但他花了9年时间,从头开始学习现代医学,直到38岁才取得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他义无反顾来到非洲,建立丛林诊所,治疗那些濒临死亡的麻风病,黄热病,疟疾病患者。在今天看来普通的病,在当时都是高传染的绝症。

施韦泽将一生奉献给看病救人,令人钦佩不已。他的著作《行走在非洲丛林》,启发了一代人。 

「自我实现」的人依赖于自身的发展,潜力的增长,去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通常受到强烈责任感的激励,喜欢将解决问题的技能应用到现实中,以帮助他人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于这类人而言,做一件事是因为想做,或者是该做。这让他们关注目标本身,多过障碍和困难。从而具有真正的驱动型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5. 可以承受孤独,对关系有深刻的理解

那些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可以承受孤独的人。他们不单单追求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还拥有更为宽博的人际观念。换言之,一个人因为心中有整个宇宙,所以不会孤独到哪里去。

「自我实现」的人珍视自己的隐私并享受孤独,尽管他们也喜欢别人的陪伴,但花时间陪伴自己,对于培养个人潜力至关重要。甚至于,很多「自我实现」的人,本身就致力于塑造一个更美的世界。

6. 从不被塑造,也不愿被塑造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不是真实自我的产物,而是由新闻,电视,报纸,时代观念所塑造。但「自我实现」者通常擅长自我开创,对自己负责。他们下意识地拒绝被塑造,拥有自我决定的能力,而不受社会的支配。

虽然很多时候,他们会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但不会在思想和行为上真正受到限制。他们不愿在任何琐事上计较和抗争,可一旦涉及重大问题,态度就非常果决。他们是温和的固执者,坚守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保罗 · 狄拉克,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1933年,当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狄拉克不想去领奖,不愿意出名,更不愿意被打扰。但他的同事告诉他,如果不去领奖会更出名,于是他乖乖的跑去领奖了。

在当时的英国,能拿到诺奖和皇室赐予的骑士勋章,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但这种世界的成功学,并不会影响到这位物理学家的思维,他的成就感只取决于研究成果,而不是当时社会默认的成功。


换言之,对于这些致力于「自我实现」的人来说,充分的享受过程,远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他们的人生没有终点站,一切随时可以清零重来,过往成就只属于过去。终身学习者的快乐,永远在路上。

如今,我们活在更自由开放的世界,拥有更多元丰富的选择,很多人反而容易被现行的观念所束缚。忘记了只此一次的人生,独一无二的自我,值得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当你觉得充满挫败感,生活毫无乐趣时,不妨换个打开方式,或许你的人生从此不再一样。

References


1.  Kendra Cherry | 9 Characteristics of Self-Actualized People
2.  David Sze | Maslow: The 12 Characteristics of a Self-Actualized Person
3. MATT DAVIS | 9 self-actualized historical figures
为使命感而活的人,连孤独都是一种享受


| 箴言  16: 9 |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
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 Copyrigh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