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得天真

 公子青玄 2021-02-20

8号清晨,送夕上学的路上,小鱼问我“妈妈,《有翡》有没有主题曲?”

嘿,恰这天发行主题曲哎,这鱼该不是网上搜到什么了吧...“你怎么知道啊,就今天发行呢。”

“真哒?真哒?天,妈妈,这也太巧了吧!我一问就有了?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嗯,这小鱼大概继承了我的巫婆衣钵了吧...

“熹微。”

“哈,这是周翡的刀的名字。”

...

P大的作品除了《镇魂》之外,每一部我都喜欢。向美向善,家国情怀,成长救赎...是每一部作品的共同表述。然而这么多作品中我又对《有匪》情有独钟,是因为从周翡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原生家庭、成长经历、脾气秉性以及性情,甚至包括一些小细节...没想到我们家小双鱼居然也喜欢得不行,一套书看了几十遍。

改编剧的名字成了《有翡》,把“匪”换成周翡的“翡”,不知道是不是站男性角色了?主题曲《熹微》又把我拉回那个三公子与阿翡的成长故事...两个三观超正的少年,用自己的历练向我们证明:得以窥见天光便是幸运的人,多难却知足。换句话说就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墨守一湾清水,我不恋是非...

初见时你将长刀一挥...

乌发轻垂,不染尘灰;年少不知后退,命运眷顾谁...

晨芒未见熹微,烛光绥绥,刚好够我晕染你的美...

我喜欢的温柔是有“门槛”的。内心里深刻的温柔是藏起来的,看起来对谁都温柔的,多半内心并不温柔,恰是那些恨不得万年冰山脸,气场总是和制冷机似的人的温柔,才宝贵又有意思。

吐槽一下我最鄙夷的几种喝茶习惯:

第一种:每道都像试毒似的只喝一小口,剩下大部分都倒掉。我猜出发点是为了体现“专业”,各种所谓评茶师都这么培训来的。但我从不认为这是什么高境界。这也是我历来反对不修己只考证那条路的原因,本末倒置。天下大道合一,茶道也一样,“惜”字都悟不到,做不来,还谈什么茶道。纯属对茶的不尊重。

第二种:干茶拿来就贴在鼻子上闻,或者洗茶后把鼻子蹭在盖碗盖子上闻。我没有洁癖,但也不接受这样的习惯。不卫生是肯定的,不是说客观来说多少细菌灰尘的这种卫生,而是一种“不与生人触碰”的心理清洁度。更重要的是,你来回大剌剌呼气到干茶上,考虑到茶的感受了没?没?那你换个场景脑补一下,一陌生人,贴着你的脸来回呼气,你舒服吗?更往“品鉴”细节角度来说,茶这种特别容易吸味的东西,你贴着它呼吸上几口,沾染上你的气息,这味道算你的还是算它的?你污染完了说它不纯,拍拍屁股走人了,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第三种:开泡后,前三道,甚至第一道就开始像巫婆上身似的拿来看叶底...微表情明显写着“你要读懂,我是高手,别想骗我。”别急好嘛,不必非得立刻说点故作深沉的评价,如同对一个人的尊重是让对方把话说完整,真想懂它,你就静下来,从头到尾喝一道茶,让它自己慢慢说话,不好嘛?

所以说,所谓喝茶修身养性,更多的时候却是以茶照人更确切。

你先要做到沉下心来把它当朋友,给一份对等的尊重。茶的品质、价格分三六九等,但无论哪一等都是一场相遇与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